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昭通之变——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跨越记

2020-11-04 11:57:42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ZH01

  云南昭通,地处乌蒙山腹地。它全境96.3%的地域是石漠化严重的山区,大山深处的人们生存困难。全市600多万人口中,2014年底尚有贫困人口185万,11个县(市、区)有10个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从过去的“路不通、业不兴、民生艰”,到建成立体交通新枢纽、36万群众搬出大山、崛起百亿级产业……近年来,当地全力决战脱贫攻坚,乌蒙之地变了容颜,从闭塞落后到跨越发展。

  闭塞不通之地化身立体交通新枢纽

  67岁的盐津县豆沙镇银厂村村民邵光前坐半小时摩托,来到豆沙关前的山脚下,沿着五尺道往上步行十来分钟便进入古镇赶集。前行中,五尺道、关河水道、内昆铁路、G247公路、G85渝昆高速5条不同时期的交通线路以几乎并行的姿态呈现在眼前。

  “以前村子不通公路,到豆沙关赶集要步行4小时。现在路通到家门口,摩托半个多小时就能到。”邵光前目睹了古道旁铁路、国道和高速公路几十年间陆续建成。他的孩子坐过火车,还沿高速公路坐汽车外出务工。

  交通不通,制约昭通。昭通“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重点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近1400亿元,得到了国家扶贫资金的支持,当地政府也筹措了配套投资。

  规划新建的12条高速公路全部落地,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去年底成贵高铁建成通车和渝昆高铁开工建设,叙毕铁路将于2022年建成;直飞北京、上海等地的9条航线已经开通;“万里长江第一港”水富港扩能工程稳步推进,建成后将成为云南最大内陆港口和多式联运的枢纽……“极不通畅”正逐渐变为“四通八达”。

  “难度超乎想象,在平原修一公里高速公路需5000万元左右,在乌蒙山区至少要7000万元。”主管交通的盐津县副县长邓驹说,但为了改善百姓生活,再难也要建。

  昭通市有305万农村劳动力,其中有240万人外出务工。通达的公路铁路极大便利了劳动力外出,这成了攻克贫困堡垒的巨大优势。

  新冠疫情发生后,昭通自1月31日起即在全市开展核酸检测,并最早于2月22日开通务工专列专车,由政府组织把劳动力输送出去。镇雄县碗厂镇党委书记申时国说:“今年送人打工,我们派干部用面包车到农户家接,到镇上新建的客运中心换车,再到县城坐大巴和高铁。”

  交通的发展,不仅方便务工人员挣起了外地钱,还让村民更加舒心地吃上了“本地饭”。2016年,昭通市昭阳区迤那村通了高速公路。村民李顺才借机兴办农家乐,建活动室、鱼塘和花园,如今月收入数万元,还带动村里八名贫困户就业。60岁的弓河村村民周邦志是苹果种植大户,他种的苹果也通过四通八达的道路行销中外。

  以前,从昭阳区开车到镇雄县要6个小时,今年年底高速修通后,车程将少于2小时。以前各地到镇雄县缓慢难行,现在镇雄县全县公路里程达12800公里,初步形成内联外通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我们将来的目标,是打造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的交通枢纽。”镇雄县委书记翟玉龙说。(下转2版)

  数说:

  2万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2万亿元,达20924亿元。

  5531亿元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531亿元,投产新线1926公里,新开工项目15个,新增投资规模超过4800亿元。

  7.8%

  2019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228.3(以200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7.8%,延续较快增长态势。

  9.8%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1万亿元,同比增长9.8%,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