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乡村振兴> 正文

汝州:“旅游+”里的乡村振兴密码

2020-10-01 08:57:10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王富亮 吴改红责任编辑:王富亮

  本报讯 临近傍晚,张玉梅送走了最后一桌客人。将餐厅收拾干净后,她拧开院子里的水龙头,接一捧甘甜的泉水润润喉咙,看着旅馆前宽敞干净的柏油路,已是这家“网红”旅馆服务员的张玉梅仍然觉得像是在做梦。

  火车“开”进牛角岭

  张玉梅工作的这家旅馆位于汝州市南部山区的牛角岭村,是一家由2节火车车厢改造而成的“火车旅馆”。除了火车餐厅和按照火车卧铺的特点设计的客房,旅馆还配套建设了6间特色民俗小木屋,可同时容纳50名游客山区体验游的住宿需求,满足100人同时就餐。

  因背靠牛角岭山顶森林公园,坐拥伏牛山的优美风光,景色宜人、别具特色的牛角岭旅馆很快就成了当地的“网红”。自今年5月份正式营业以来,旅馆就接待了汝州及周边的游客500余批将近6000余人,这其中以家庭亲子游、社会团体自驾游和文学艺术家写生采风者居多。

  从一个交通闭塞、吃水困难的深度贫困村到如今的乡村旅游打卡点,牛角岭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柏油路铺到了村民的家门口,新打的一口193米深水井不但让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富含锶元素的好水质还引来了纯净水厂项目,400多亩的薄皮核桃明年就能迎来盛果期,新开张的火车旅馆更是成了许多驴友的“心头好”……

  “俺大字不识几个,能在这儿体面的上班,真是没想到!”张玉梅说,去年她家就脱了贫,自己也在家门口的火车旅馆上了班,有了正经营生。“火车‘开’进了牛角岭,也给俺带来了幸福生活!”

  火红的石榴富乡邻

  同样“没想到”的还有李彩霞,从大都市的白领丽人到黄土地上的新型职业农民,她用了6年时间。在刚刚结束的2019河南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大赛决赛上,初出茅庐的她就拿到了成长组的二等奖。

  2013年,原本在大城市做销售主管的李彩霞和老公戴凯华一起回到自己的家乡—汝州市焦村镇,创办了汝州市士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拾榴花果山”品牌,在海拔600多米的山上先后种植1000余亩优质石榴,并运用无线覆盖、网络视频、网站宣传、微信营销及电子商务等“物联网+农业”的最新科技手段,打造出一个集采摘、游玩为一体的现代化绿色休闲庄园。

  “这里的石榴口感特别好,而且更大更红!”正在带孩子采摘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郑州人,买这里的石榴好几年了,这次特地带孩子过来感受一下采摘的乐趣。

  “人工防虫、大雁除草、乌鸡捉虫—生态种植就是我们石榴好吃的秘诀!”戴凯华说,他和彩霞的目标是以石榴种植为依托,结合亲子旅游、民宿体验,打造一个石榴项目的休闲观光农业,让乡亲们也跟着致富。截至目前,除了在园区务工的几十名贫困户外,有几户村民也跟着他们种了几百亩石榴,苗木、技术、销售渠道都由公司提供,“花果山”和乡亲们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除了火车旅馆、拾榴花果山,我们还有很多成熟的乡村旅游项目!”汝州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张志强介绍说,“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要有特色产业作支撑,我们通过‘旅游+’,把汝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自然资源、成熟的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助力乡村振兴!”(王富亮 吴改红)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