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让百姓得到实惠是推进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关键

2021-09-14 14:10:38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宋健责任编辑:黄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动“要任务指标”的地区越来越多,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进入快速发展期,更因为大众开始逐步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节能降碳、绿色发展走进了百姓心中。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武涌认为,“十四五”时期,建筑业在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要考虑的核心议题依然是如何用低碳的方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用能需求,让百姓得到实惠。

  从“要我改造”到“我要改造”

  节能降碳、绿色发展获百姓认可

  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的三大领域之一。建筑节能关系到我国节能减排总目标,关系到低碳经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建筑全过程能耗中,建筑运行阶段能耗占21.7%。因此,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一直是各界关注的重点。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涉及城镇既有公共建筑、城镇既有居住建筑及农村建筑等。“节能改造,一是通过对围护结构保温改造,夏热冬冷地区房屋冬季室内温度可保持在22摄氏度左右,居住舒适性明显提升;二是通过对末端进行变频改造,使室内温度可控可调;三是节能改造后,房屋品质得以提升,实现房屋增值。”武涌解释说。

  “十一五”时期,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1.5亿平方米,实际完成约1.84亿平方米。“十二五”时期,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3亿平方米,实际完成约8亿平方米。“十三五”时期,仅是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我国就完成约3亿平方米,累计改造面积超过15亿平方米。“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是因为百姓有需求。”武涌说,“数据背后,则是广大群众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认可。”

  实际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仅是我国推动建筑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举措之一。据了解,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牵头推动下,我国在建筑材料生产运输、施工、运行、拆除及废弃物处理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国启动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加大城镇新建建筑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力度。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累计达到2.47万个,建筑面积超过25.69亿平方米。2020年,新建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77%。“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年均增长54%。2020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达6.3亿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20%以上。截至2020年年底,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约65%,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清洁取暖率达80%以上,清洁取暖水平显著提升。

  “建筑节能降碳、绿色发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说明我们把温暖送到了百姓的心坎上。”武涌表示,“而得益于百姓获得感的不断增强,推动节能降碳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被一步步打牢。这是保证未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的根本。”

  从“老三步走”到“新三步走”

  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下高质量发展

  武涌认为,虽然我国推动建筑节能减排前景向好,但目前来看,建筑业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高质量发展依然相距甚远。

  他分析称,一方面,在基准情景下,建筑碳达峰时间为2040年,2060年碳排放15亿tCO2,将严重制约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在节能情景下,2030年可实现建筑碳达峰目标。这预示着,未来我国节能减排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有房住,而且要求住好房,用能需求面临增长。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用低碳节能的方法,满足用能增长的需求,以确保建筑领域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这种“矛盾”反映在现实中,就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老大爷”会要求房子一年四季,无论风霜雨雪,室内温度不但要始终保持在22摄氏度左右,而且要空气清新、宁静舒适、安全健康。从建筑业发展角度看,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如何解决冬冷夏热地区采暖普及率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何加快广大农村地区清洁能源改造,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对此,武涌给出的方案,是推动建筑节能从“老三步走”到“新三步走”。

  “老三步走”,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将建筑设计标准逐渐从节能30%提升到50%、再提升到65%的过程。从能耗曲线看,2000年能耗最高时,我国采暖地区每平方米采暖能耗为33公斤标准煤;如今,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15公斤左右。这是“老三步走”带来的直接效果。

  “新三步走”,第一步,是推动建筑节能标准向超低能耗标准迈进;第二步,是通过应用节能材料和各种技术手段,有效且大幅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建筑零能耗;第三步,是利用创新技术手段,将地热、太阳能、风能等转换为可以储存利用的能量,使建筑产生的能量超过其自身运行所需要的能量,打造产能型建筑。目前,我国已建成超低能耗建筑超过1000万平方米。通过集成保温、密封和带热回收的环境一体机等系统,可以实现节能90%以上。近零能耗建筑、产能型建筑示范项目也已在多地上马。

  从“路线图”到“高质量发展图景”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当务之急

  “如果按照‘新三步走’制定改革‘路线图’,2030年实现碳达峰将水到渠成。”武涌强调,“当务之急,是要激励市场主体活力。”

  首先,行业企业要深刻理解“双碳”目标下社会经济变化和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一方面,要在生态文明框架中理解碳达峰、碳中和,明确推动绿色发展带给建筑业的重大机遇,把握自身定位;另一方面,要明确“双碳”目标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看到由此带来的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机会,从需求端入手,提供可持续的、绿色的技术方案,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用能合理增长的需求。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服务、技术支撑体系。在政策方面,要出台奖励制度,支持示范城市、示范项目建设;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对卡脖子项目进行攻关,突破现有技术瓶颈;要出台办法,从消费端调动百姓积极性,如购买超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时,在首付、贷款、保险等方面给予优惠。在技术体系建设方面,要围绕“双碳”目标,打造节能低碳的综合性技术体系,建立将技术体系转化为标准体系的相关机制,推动新技术快速发展。

  再次,要建立新的市场体系。在“双碳”框架下,碳排放权交易全覆盖后,建筑业金融化趋势或将出现,这意味着建筑业必须抛弃旧有发展模式,尽快建立包括碳核算、碳交易的市场体系。

  最后,能力体系建设不可或缺。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筑业从业者必须深刻领会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掌握新兴技术,培养创新意识,从建筑全生命周期视角考虑节能降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引领推动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建筑业从秦砖汉瓦式的手工作业向工业化转型正到‘中流击水’,未来发展潜力无限。”武涌表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图景的绘就,必然产生于不断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征途中。”(宋 健)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