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顺跨海大桥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北部,全长约9.36公里,跨越湛江湾连接湛江市东、西两岸。大桥主桥全长591米、主跨296米,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整幅桥面宽37.5米,设计双向6车道、时速80公里。该桥作为湛江“一湾两岸”的重要连接载体,以“风调雨顺,湛江红门”为主题,集交通要道、海湾景观等于一身,建成后将成为湛江湾上一座堪称实力与颜值担当的城市新地标。
据中铁大桥局调顺跨海大桥项目部项目经理戴军翔介绍,今年受疫情影响,该桥施工任务十分紧迫,且由于移动模架现浇箱梁结构复杂、工序繁多、预应力索及钢筋密集,导致“抢工期”变得异常困难。为减少疫情和项目前期主桥方案变更等因素对工期的影响,项目部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全面优化,舍弃了“先塔后梁”的施工方案,改为“塔梁同步”施工方案,不仅抢回了因疫情耽误的工期,还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务,确保了大桥顺利合龙。
调顺跨海大桥主梁采用扁平流线形全封闭钢箱组合梁形式,分六种类型,合计梁长591米,共53个梁段,按照墩顶块架设、悬臂拼装、边跨合龙、中跨合龙的顺序进行阶段施工。桥面板需养护6个月“足龄”后,在厂内与钢箱梁进行叠合施工,然后再“漂洋过海”2000多公里,运至调顺跨海大桥桥位处进行架设。为解决远运距和航运资源紧缺的难题,项目部超前规划,提前与厂家沟通联系,根据天气合理调度运输。自2020年5月29日首片钢梁架设开始,项目部在8个月内就完成了全部钢梁架设任务。大桥引桥部分采用预制箱梁,工厂化制梁显著提高了工效,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同时,缩短了工期,更突出了“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
除此之外,调顺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还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如大桥主墩毗邻航道及军事码头,地质条件复杂,潮汐频繁,潮差流速大,大型设备及临时设施抗风要求高、风险大等。根据施工需要,中铁大桥局引进了一大批先进的智能工装设备,大胆改革创新施工工艺。大桥主墩钢护筒长度长、重量大,插打难度极大,这对于确保主墩钢护筒的垂直度和贯入度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保障桩身整体质量,项目部将“先护筒后平台”施工工艺改为先平台后护筒施工,利用打桩船插打钢护筒,运用“十字交会法”动态控制,创新采用了可拆式双层导向架,不仅将原有的施工工期缩短一半,同时还将垂直度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大大减少了钢护筒与吊箱之间的缝隙。此外,项目部还改良了钻孔桩钻机的钻头,创新采用钢筋笼内外笼分开下放、双节拼装下放的工艺,让单根桩基从平台到成孔工期由15天缩短至5天。为确保工程质量,大桥主塔采用与港珠澳大桥一样的环氧钢筋、C55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外表面均涂装防腐材料。
据悉,调顺跨海大桥是湛江市首个PPP项目,也是广东省重点工程。该桥建成后,将构筑起湛江市“北连高速、南通港区、西进城区、东接机场”的对外快速连接通道,同时作为湛江湾区内环的北线组成部分,加强湛江市区与海东新区的交流联系,进而对推动湛江迅速融入、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加快粤西片区经济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建材报记者:阎友华 通讯员:杨凝 范多祥 李志祥)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