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楼体外墙粉刷了,还增加了外墙保温,路面也重新进行了铺设。现在路平了,心里更亮堂了,感觉好像又住了一回新房。”家住中心小区的居民李先生说。
建立机制多方发力
建设宜居整洁、安全绿色、设施完善、服务便民、和谐共享的美好小区,让群众满意,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更好地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河南省濮阳市全面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体系,成立了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出台相关文件,完善政策体系,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造过程中,濮阳市坚持问题导向,每月一调度,建立工作台账,采取部门联动、定期督导、周通报、台账销号等工作措施,以保证项目有序实施。同时,将老旧小区改造及管理权限全部下放至县区政府(管委会),明确各单位职责,由市、县(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形成了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倾听民声集思广益
老旧小区改造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一项综合、细致、复杂的系统工程。小区到底怎么改,还得群众说了算。
在老旧小区改造具体实施中,濮阳市坚持自下而上民主决策,着眼统筹推进老旧小区设施改建配套、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居民服务、规范社区管理,合理确定改造项目和内容,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理念,确保改造一个、成功一个,一揽子解决问题,让居民满意。
“改造之初,一些居民不理解,有抵触情绪,这给我们改造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需要铺设雨污分流管道,很多老旧小区必须开挖路面,在路面被破开后到管道铺设完毕的这段时间里,小区居民出行的确不方便,很多居民对此颇为不满。
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工作人员多次对居民进行耐心解释、劝导,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改造时间,全力推进改造工作进度,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随着改造工作相继完成,居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改造带来的喜人变化,对改造工作的积极性也有了提高,改造工作推进更为顺利。“虽然施工期间给我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不便,但毕竟都是暂时的。相信小区改造结束后,我们的居住环境会更好。”小区居民刘女士说。
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营造参与氛围,让居民全方位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规划、施工、监督及效果评价,项目改造方案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在小区内设立项目信息公示公告牌,将项目内容、资金安排、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等事项向居民公开。“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都让居民说了算,把“要我改”变为了“我要改”,充分激发居民支持改造、参与改造的热情。
按需改造全面提升
像中心小区这样看着难受、住着堵心的老旧小区,在征求居民的意见建议后,在考虑居民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改造施工。
“之前这里环境太差,每次都是匆匆地回家,到家后没事根本不愿意下楼。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我们早就搬家了。现在不同了,有时间就可以在小区里陪孩子玩耍、健健身,挺惬意。”小区居民孙先生说。
现在,走进改造后的中心小区,颜色统一的居民楼、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简约实用的健身器材,无不让人眼前一亮。原来破烂不堪、坑坑洼洼的小区道路全部翻新硬化,斑驳的楼房墙体如今贴上了保温层并粉刷一新……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也吸引着居民下楼放松、活动,小区更有“人气”。
受建设时间的影响,谢东小区配套设施缺失、排污管道不畅等问题日益突出。“小区里道路破损严重,雨污管网混接,每当管道出现堵塞,小区内的空气十分难闻。”居民张女士说。
在居民的热切期盼下,谢东小区开始改造施工,包括铺设雨污分流管网、道路路面铺装、小区绿化提升、健身广场升级、住宅楼外墙保温、外立面涂料粉刷等。除此之外,小区还新建了休闲广场,配备路灯及健身器材,小区胜似花园。
相关负责人表示,濮阳市坚持一次性投入、一次性彻底整治,把线缆入地、雨污分流等作为必改内容,地上地下同步改造。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除了高质量完成小区硬件改造,濮阳市还建立齐抓共管长效机制,把老旧小区改造同加强物业管理、强化社区治理、发展社区经济等方面结合起来,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如今,以中心小区、谢东小区为代表的老旧小区,污水管道不再经常堵塞,楼体被新型涂料覆盖,原本杂乱无章的电线被有序归拢、收纳并入地,明亮的路灯照耀着居民回家的路,楼道内也变得干净整洁了许多。面对崭新的小区环境,小区居民赞不绝口。
据了解,今年,濮阳市申请实施138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419栋楼、10055户居民。随着改造工作的不断推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一个个老旧小区正在“涅槃重生”。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