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城镇建设> 正文

安徽宣城:唱响主旋“绿”“碳”索新未来

2022-12-08 16:39:22来源:人民网作者:汪瑞华责任编辑:徐雨晨

  2021年8月24日,安徽省首笔林业碳汇交易落户旌德县,以14.57万元出售庙首林场3036吨二氧化碳排放权;

  2022年3月12日,安徽省首单森林碳汇价值保险成功签约,为宣城两家国有林场提供5004.17万元风险保障;

  2022年6月28日,安徽省首批森林碳汇授信贷款在宁国市落地,给予3家经营主体贷款167.5万元……

  减少碳排放,积极稳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宣城无疑走在了安徽省前列。近年来,宣城市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转型,不断“碳”索新路径、逐“绿”向前行。

  碳汇交易的背后,之于旌德县而言,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实践,之于庙首林场来说,将空气“变现”,产生的资金,可反哺林场用于森林管护生态建设,一举多得。

  与工业减排相比,林业固碳投资少、效益大,因而备受关注。

  数据统计显示,作为“全国十佳国有林场”,庙首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达3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1.4%,林木绿化率91.8%。该林场按照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CCER)标准开发碳汇造林项目,目前林业碳汇交易已达10311吨。

  在庙首林场负责人看来,“林业碳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调动社会企业参与造林育林的积极性,还可以鼓励企业推行低碳生产,是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虽然碳汇交易在安徽刚刚起步,但已经慢慢步入正轨。庙首林场总面积53481亩,其中大部分以乔木林为主,树木固碳能力正处于高峰期,因此林业碳汇交易前景可观。

  除了碳汇交易本身,循环利用推动绿色发展、绿色改造加快低碳转型、绿色出行助力低碳生活,同样是宣城市“碳”求新路径的有效实践。

  其中,在清洁能源方面,宣城市积极推动非化石能源加快发展。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光电61.9万千瓦、12个光伏项目,建成风电24.66万千瓦,陈村和纪村常规水力发电22.4万千瓦。

  值得一提的是,绩溪抽水蓄能电站6台180万千瓦机组已并网发电,宁国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也已取得核准。

  实现“双碳”目标,绿色交通大有可为。

  近年来,宣城市积极打造绿色出行环境,进一步推广低碳运输,让更多市民参与绿色低碳出行。一方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新能源化比例,加大市区出租汽车更新使用新能源车辆推广力度;另一方面推进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完成本年度208艘船舶改造任务。

  眼下,宣城市正在推进定埠港第二批多式联运省级示范项目创建,力争在安徽省率先实现第一个零碳码头、第一艘零碳船舶。

  绿色低碳发展,是国家大战略,更是市民小确幸。

  早在2018年,宣城市城镇建设就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城镇民用建筑按照绿色建筑进行设计建造。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绿色建筑竣工面积为202.5万平方米,竣工比例为98%,开工面积为105.02万平方米,开工比例为100%。

  此外,宣城市还积极推进建筑节能,2021年光热系统建筑应用209万平方米。并对宣州区财政局、花鸟市场、原教体局宿舍等项目进行了建筑节能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不断推进“双碳”工作,宣城市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生产渐行渐近,绿色生活也近在迟尺。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