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地产经济> 正文

重庆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135”模式推动公租房综合治理

2022-09-15 12:46:00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徐雨晨

  重庆市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创新探索“135”公租房治理模式,打造和谐友爱的公租房温馨家园,让居民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

  城南家园和江南水岸公租房小区地处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共有房屋5.1万套,入住人口达15万,是重庆市建筑面积最大、入住人口最多的连片公租房小区。

  据重庆市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赵剑敏介绍,公租房小区居民主要以住房困难家庭、无住房的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及外地来渝工作人员等群体为主,其中失业、失独、残疾、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较多,低收入人群比例大,居民成分“复杂”。如何在保障居民“住有所居”基础上开展精准化治理,给予部分弱势群体、特殊人员更多的帮扶,成为公租房小区治理的现实难点。

  城南家园和江南水岸公租房小区每三个月就面临一次换租,陌生人社会特点突出,矛盾纠纷较多,治安案件频发。同时,小区居民不少是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强,矛盾隐患和不安定因素多,是小区治理的痛点。

  另外,公租房小区往往没有业主委员会,也没有租户委员会,加之区级部门、街道、公安等治理主体众多,横向协调的统揽力度不够,磋商议事约束力不足,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管理真空、落实不够、推诿扯皮现象,导致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诉求难以及时妥善解决。如何在多方共治下画好最大“同心圆”,也是公租房小区治理堵点。

  重庆市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作为城南家园、江南水岸公租房的行业主管单位,针对公租房小区治理面临的难点痛点,积极构建“135”治理模式,以党建联席会议引领方向,用智慧平台、网格体系、多元服务三种工作方式,以物业服务优化、家园环境美化、关爱帮扶深化、矛盾问题消化、文明素养强化五大行动作为具体方法,从方向、方式、方法三个维度促进公租房小区良性治理。

  重庆市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统筹,辖区街道、物业、派出所等单位参与构建党建联席会议机制,搭建事务共商协调平台,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公租房面临的大事难事,对议定事项建立工作清单、定期督办,推动相关责任主体、辖区单位形成工作共同体,用党建强化对小区各单位及各项工作引领,聚合治理资源,形成治理合力。比如,通过党建联席会议,统筹分散在各部门的幼儿园、中小学、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资源,让公租房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

  通过智慧平台、网格体系、多元服务三种方式为公租房小区治理赋能增效。针对公租房小区没有户籍基础、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的特点,主动融入数字化改革浪潮,以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配租数据库为基础,整合民政、社区、物业、公安等多方信息,做到住户、房源管理和物业、社区服务信息在一个平台集中呈现、一个平台集成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协同治理。

  统筹党建、政法、民政、应急等区级部门下沉到基层的人员经费和资源力量,按照“一栋楼设置一名网格员”的原则,将城南家园公租房片区划分为85个网格、江南水岸公租房片区划分为46个网格,配齐网格人员,实现公租房网格管理全覆盖。

  重庆市南岸区还通过物业服务优化、家园环境美化、关爱帮扶深化、矛盾问题消化、文明素养强化行动等五项行动为公租房治理破难提质。

  积极组织多元服务,推动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开展“周五群众参管日”“小管家服务队”“公租房社区邻里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邻里感情,满足公租房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通过充分尊重公租房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唤醒公租房居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呈现出民心“聚”起来、各方“动”起来、阵地“活”起来的良好局面。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