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从“安居”到“乐居”——老旧小区展新颜 百姓住得更舒心

2022-10-25 13:07:43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李贞 刘少华责任编辑:徐雨晨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街道里仁东街小区,看见几名施工人员正忙着为5号楼外新安装的电梯搭建钢架。

从“安居”到“乐居”——老旧小区展新颜 百姓住得更舒心

  工人们告诉记者,这栋6层高的住宅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再过1个多月,新加装的5部电梯就将全部完工。

  为提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速度,今年,北京市制定了16条具体措施,并提出全年至少开工1000部的目标。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如今,各地取得了哪些新成果,又总结出哪些新经验、新模式呢?

重在解决“急难愁盼”

  这十年,是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的十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6.3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800万户。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白沙洲街道东马佳园小区是一个建成30多年的老小区,公共设施配套不够完善。2021年,望城区将该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拆除违建,全方位规划地下管网、停车空间等。如今,小区里加装了新的路灯,坑坑洼洼的过道变成了平整干净的柏油路,居民楼下还有规划整齐的停车位,从“颜值”到居住的舒适度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据了解,2019年以来,望城区已累计申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8个,涉及改造9900余户,并预计在2023年底前全面完成155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4万余居民将因此受益。

  改造老旧小区的民生意义是全方位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指出,通过更新提升小区内部及与小区联系的水、暖、气、电、网、路、消防、安防等基础设施,可以极大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通过打造15分钟生活圈,增建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社区综合服务、医疗卫生、智能感知等配套设施,以及养老、托育、家政保洁、便民市场、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等社区专项服务设施,可以更全面地满足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

倾听群众意见建议

  听取民意,方式方法有很多。

  今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采取“提报小区—现场评议—确定项目”模式选取。首先,改造项目均由各街道办事处结合小区情况、居民意见提报。其次,旧城旧村改造指挥部邀请各部门人员、居民代表、第三方专家对提报的小区进行现场查看并打分评审。最后,根据打分高低排名,通过公平公开的评议方式,把老百姓反映最强烈、最急最盼最关注的小区优先纳入到改造计划中。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则探索出“共同缔造”模式,从积极引导、宣传发动,到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再到一区一策、共治共管,诸多好做法协同发力,让居民从原来的局外人变成如今的主人翁。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东小区在改造全过程中让广大居民充分参与。改造前,由属地街道、社区居委会组织居民成立项目建管委、业主委员会等小区自治自管组织,搭建居民议事平台,以逐家逐户上门、发放征求意见表、建立业主微信群等方式征求居民意见330余条,据此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民意,实实在在参与进老旧小区改造的全过程。这些“问计于民”的办法,推动着旧貌换新颜。正如英山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段卫国所说的那样,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不是社区一方的“独角戏”,而是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大合唱”。

探索新型政策机制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也是促进城市更新的重要引擎。在改造过程中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创新,为构建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精简优化项目审批流程上,各地积极探索。

  湖北省为老旧小区改造设立审批绿色通道,按照项目投资类别、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区位情况等,分类、分级制定“情景式”审批流程,推行网上审批。比如,对不涉及建筑主体结构变动的低风险老旧小区改造,可以不进行施工图设计审查。经相关部门联合审查通过的《改造方案》,可作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办理施工许可的审批依据。允许将施工许可与工程质量监督等审批事项合并办理。

  湖南省将全省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长均压缩至19个工作日,并且已有近4000个改造项目依托工程审批系统实现了“一网通办”。

  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帮助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增效。

  去年9月,重庆市云阳县上线了一个专为服务老旧小区共建共治而研发的App,有效提高了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协商议事的决策效率。居民可以通过App,全过程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前期规划、过程实施和后期管理,在线看公示、读政策、作表决、提意见、收回复,较好地解决了传统院坝会到不了、到不齐、听不清、听不全的难题,充分保障了每一位业主居民在老旧小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监督权。(李贞 刘少华)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