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江苏建设> 正文
住有宜居!2022年南京已筹集5万套(间)保障性租赁房
2022-12-30 17:25:22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顾小萍 何钢  责任编辑:徐雨晨

  用新建、改建、盘活存量等方式筹集5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用“绣花功夫”推动160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并通过组建公办物业托底、试点“街区化”物业服务等方式推动2300个零散小区管理提质增效;打造30个各具特色的“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让城市的街角飘着咖啡香、透着文艺范……兑现年初确定的一项项民生实事,处处构建舒心便利的家园,众多市民的居住品质又跃升一大截。

  筹集5万套(间)保障性租赁房,满足新市民、青年人居住需求

  “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电磁炉、床、沙发等生活必需的配套一应俱全,实现了真正的拎包入住。小区负一层还有宽敞的休闲空间,设置了健身房、KTV、书吧等,每天不出小区就可以完美享受闲暇时光。”今年6月毕业在宁自主创业的徐瑞,聊起这半年来的租房生活感到“很满意”。

  徐瑞和同学一起租住在江宁大学城附近的瑾家珑熹台租赁社区,一套6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每月租金2550元,他承担其中一半。

  在燕子矶新城陪读的杨女士对于今年9月起入住的瑾家阅江台租赁社区也是给出满分评价:“小区环境好,家中的配套更好!”杨女士租住的是一套95平方米的三居室,每月租金3150元。

  徐瑞、杨女士入住的大型租赁社区是南京市投入重金新建而成的。市民孙倩租住的颐和贝客公寓上坊店项目则由存量房项目改建而来,体量也小得多,但她也用“惊艳”来形容推开门那一刹那的感觉,“单室套公寓配套非常齐全,但租金不到2000元。”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大量新市民涌向城市,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住房价格普遍偏高,新市民、青年人的承受能力普遍偏低,“买不起房、租不好房”的问题日益凸显。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解决城市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困难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2019年起,南京成为全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双试点城市后,一直致力于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租赁房源并出台各项政策。根据《南京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南京市主要通过新建、改建和存量盘活三种方式筹集房源。

  “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计划发展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间)。为此,我市按照‘拓展增量、盘活存量、职住平衡、分散建设’的原则,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并先后出台《南京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南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细则(试行)》《关于进一步支持商办用房改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通知》等文件。”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本月初,全市已筹集5.1万套(间)通勤便利、租金优惠、小户型为主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让一批新市民、青年人在南京“住有宜居”。

  160个老旧小区“整”出新容颜,2300个零散小区管理“提质”

  深咖色与米白色搭配的外立面;镂空雕花阳台、窗栏;平整的路面;小巧精致、带充电桩的车棚……进入建邺区南苑街道晔园,古典精致、幸福宜居的气息扑面而来。“住在这里10年,没想到会迎来这场彻彻底底的焕新。”住在小区6幢的刘先生用“太好了”来肯定这场持续半年的改造。

  记者绕小区一圈看到,除了道路、建筑外立面、车棚等肉眼可见的硬件全部“上新”,绿化文章也是做得格外精致。在5幢前,精心打造了一处30多平方米的雨水花园,借助小区雨水落水管的更换契机,还见缝插针地打造了雨水花箱。在6幢的广场上,原先居民随意搭建的晾衣架改造后,成为一个颇得民心的晾晒区。

  崭新的道路、崭新的外立面、带有两层储物柜的多功能车棚、各种有序养眼的绿植、无死角的全时视频监控和智能消防、门禁系统……玄武区雍园41号小区,这个曾经杂乱无序的老旧小区如今处处透着新意和宜居的气息。该小区此轮改造最令人叫绝的是,抢抓改造的契机,13个单元加装了13部电梯。

  别致考究的游园广场、透水沥青路面、沿小区围墙而设的步道、运动休闲区……栖霞区青田雅居小区的改造也是用尽心思。乘着小区改造的东风,居民们也开始着手电梯加装。“没有电梯,未来的生活将越来越难。”住在14幢2单元的刘帅告诉记者。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今年,南京在省里下达的113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的基础上,又“自我加压”推动47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在对晔园、青田雅居等160个老旧小区改造中,始终遵从共同缔造、居民自愿、多元化运作、功能优先、建管并重等几大重要原则,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不仅破解了外墙渗漏、道路坑洼等民生痛点,还锦上添花打造了智慧化小区、海绵式小区,同时推动了98部电梯在改造小区中“落地安家”。一个个在家门口悄悄“升级”的小幸福,让数万百姓从安居走向宜居、乐居。

  在推动160个小区旧貌换新颜时,南京市还按照“一区一策”“一小区一方案”,不断提升2300个老旧零散小区管理服务品质。市物业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汛石介绍,一方面,南京市今年先后组建50余家公办物业企业,覆盖老旧零散小区1006个,并坚持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提供公益托底式服务,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化解矛盾纠纷、建设美好家园中的领导作用,有效解决老旧小区无人管、市场化物业不愿管的难题。另一方面,南京市联合街道社区在单一、零散的老旧小区开展街区化物业服务试点,通过服务融合、资源共享、人员复用的规模效应,围绕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打造“睦宁里”站点,提供物业+养老助幼、应急维修、上门配送等服务,把物业管理与为民服务深度融合,逐步实现老旧零散小区管理的自我平衡。另外,还聚焦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题,深化部门联动,推动行政执法、行政服务进小区。通过完善“房帮宁”服务体系,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房产局,畅通了群众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

  打造家门口文化驿站,“梧桐语”小客厅增至40处

  窗外是一河碧水,窗内尽享阅读与影音体验……根据周边居民年龄层次与兴趣爱好,清水塘“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被打造成一个具备文化宣传、展陈展示等多种功能的绿色公共空间。“清水塘以前是众人嫌的脏乱差,经过治理变成了大家喜欢的清水河、景观河,如今又多了一座‘梧桐语’,居民们更开心了。”12月16日,今年第三批“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集中亮相,站在新亮相的清水塘“梧桐语”小客厅的屋顶观景平台上,枫丹白露小区居民陈玉梅开心地表示。

  建设30处“梧桐语”小客厅是南京市2022年度十类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此次10处“梧桐语”上线,标志着今年这项民生实事“实打实”地完成兑现。

  为逐步构建15分钟文化生活圈,打造家门口的文化驿站,让城市的街角飘着咖啡香、透着文艺范,2020年,南京市明确提出加快布局“梧桐语”小型城市文化客厅。截至今年底,全市通过新建和挂牌,在一江两岸累计布点的“梧桐语”已有40处。记者打卡发现,“梧桐语”除了可以免费为市民提供充电、WiFi以及冷热水、雨伞借用、休息座椅、阅读空间、应急救助等各类便民服务,还根据区域特色,打造了属于各自的“小清新”。今年9月亮相的南湖“梧桐语”,结合运营内容,提出“艺术与生活并行”的理念,打造了“游鳞戏沧浪,鸣凤栖梧桐”的公共文化空间,让周边市民感受到南湖独特的文化魅力;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中心北侧,一座名为“金陵STYLE”的“梧桐语”颇具特色。这座被绿意环绕的玻璃屋建筑采用集装箱形式,由3个单体通过围合及错叠形成一组较为特色的空间形态,打造了公益、文化、商业复合空间,成为爱心服务、市民休闲、游客观光的城市文化休闲驿站……

  南京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南京市计划再设置20处“梧桐语”小客厅,为市民提供文化宣传、科普教育、阅读沙龙等公益服务,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交警等群体提供休憩、免费饮水等服务,进一步把民生实事做好做实。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顾小萍 何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