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城市的细胞,社区的文明程度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为进一步助力创建工作,记者走访了浙江省东阳市部分社区、小区在创建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一起来看看吧。
白云街道接官亭社区江亭小区
以心换“新”破难题
近日,记者来到白云街道接官亭社区江亭小区党群服务中心,该小区党支部书记王震渭正埋头设计小区非机动车位施划图。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该小区干部统一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创建工作中。
据了解,江亭小区现有居民2400多人,是无土地、无集体收入和资产的纯居民小区,居民楼大多建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墙体脱落、设施老旧等问题普遍。部分居民楼改造翻新后,又使得小区房屋情况参差不齐,给创建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创建伊始,江亭小区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小区绿化带捡拾垃圾、文明劝导等。同时,发动党员干部、居民代表通过微信群信息、走街入户宣传等形式让居民了解创建工作的重要性,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小区的党员以退休老党员为主,年轻党员很少,但大家做起工作来毫不含糊。”王震渭说。
“某户近日装修,督促其正确处理建筑垃圾”“某户门前电线裸露”“某户房屋侧面墙体脱落”…为确保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小区干部每天开展巡查,将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再一个个落实处理。
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是小区创建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起初,针对停车位施划、禁止乱堆乱放和飞线充电等问题,居民的反对声音较大。为此,江亭小区多次召集居民户开会商讨,大家畅所欲言谈顾虑、说想法、化矛盾。“小区是全体居民的小区,让居民参与进来更能提高大家创建的热情。”王震渭说。
为了帮居民改善环境,小区干部亲力亲为。有居民家门口的灯泡坏了,小区干部爬上梯子帮忙更换;居民家门口的大盆栽影响了通行,大家一起帮忙搬离;道路上的电线被枯死的藤蔓缠绕,小区干部不顾危险站上围墙清理……
如今,江亭小区因创建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干部不断宣传发动、上门科普,乱丢的垃圾变少了;家家户户自觉维护家门口整洁,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基本不见了;小区内部和周边增划了不少停车位,居民停车更规范了;小区公共绿化面积持续增加,居民生活更舒适了。
“成效来之不易,巩固成果和防止反弹很重要。”王震渭说,接下来,除了常态性的巡查整改,小区还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更加浓厚的创建氛围,真正让全体居民都参与到创建中来。
吴宁街道西街社区
以便民为导向 老旧小区焕新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小型的清运车穿梭在西街社区的各个角落里,一车又一车的垃圾和杂物被清理出来,不仅小巷整洁了,各家各户的院落也变得更加清爽干净;之前散落在老墙边的飞线被整理好了,破损的墙面在修复后画上了带有时代印记的墙绘……老小区带着它本有的古朴韵味以全新的形象出现在了大家眼前。
为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今年3月,西街社区着手治理小区环境,各项工作随之全面铺开。位于主城区中心地带的西街社区,下辖北镇楼、金泽巷、西花园、红椿巷、棋盘街5个小区,基础条件参差不齐。“四清四补”、顽疾整治、补种绿化、管线整治、施划停车位……西街社区全面发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明确目标、迅速行动,做好各项创建工作。
在开展环境清理工作的同时,西街社区坚持便民导向,从为居民解决根本问题出发,积极发动居民主动参与创建工作。4月中旬,社区工作人员把全新定制的晾衣架抬进了西金泽巷的一个院落内,原先杂乱的晾衣绳从此成为过去时,各家各户晾晒的衣服整齐地挂在了新晾衣架上。“社区帮了我们大忙,家家户户都搞得很清爽,衣服挂整齐了院子也变得美观,我们肯定要大力支持创建工作。”住户杜珊珊笑着说。
为方便居民电动车充电,消除“飞线充电”现象,西街社区作为吴宁街道的试点,与市交投集团创享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在5个小区建设分散式电动车智能充电设施。目前已建成22个充电场站共300余个充电桩,初步形成社区充电基础网络,基本满足居民电动车充电需求。
如今,西街社区5个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看着越来越美的小区环境,居民说住着更加舒适了。相信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西街社区会越来越好。
江北街道茗田社区高园下小区
解决民生“小事”推进精细管理
近日早晨6点多,江北街道茗田社区高园下小区党支部书记徐律早早出门,他要在小区里转一圈,看看环境卫生情况、有没有车辆乱停和新增的小广告……能顺手处理的就直接处理掉,不能处理的就拍照留存,和其他小区干部一起想办法解决。
“以前,车辆乱停、‘牛皮癣’、私拉电线等不文明现象几乎都能在小区里看到,居民们往往一边抱怨,一边又把垃圾乱堆放,整体文明意识不强。”徐律说,直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春风吹进了这里。
自3月下旬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小区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志愿者一起加班加点,对小区进行全面清理,上门入户宣传创建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动员居民广泛参与,并紧抓春季造林绿化的有利时机,完成200余户居民房前屋后栽花植绿整治。如今放眼望去,小区环境干净整洁,满目皆是绿色。
高园下小区紧挨甘溪东街。甘溪东街商铺林立,来此处就餐娱乐的人也多。一到晚上,街道车位紧张,不少人会把车停到高园下小区内,导致小区居民没地方停车。为解决“停车难”问题,小区将4处闲置的集体用地进行了硬化,建成停车场,并本着“应划尽划”原则在小区道路两旁划定了不少停车位。接下来,小区还将增设居民专属停车位,以满足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
以前,高园下小区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窗边、房屋外立面张贴出租广告。尽管小区干部多次告知居民不能乱张贴广告,并进行了集中清理,但没几天这些广告又“冒”了出来。如何在保持小区整洁形象的同时又满足居民招租需求?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后,小区计划专门辟出一个区域,用于张贴出租广告。
此外,小区外来人口多,对创建工作参与感、认同感不强,管理难度大。在推进整治的过程中,部分群众也不理解。为此,小区干部、村民代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趁着外来居民晚上在家的时间上门入户宣传,以一带十、十带百,逐渐使大家形成共识。“看着小区环境一天天变好,大家心里舒畅了,对创建工作的态度自然也就转变了,现在还有不少居民主动加入创建队伍。”
“创建工作不光是读文件、喊口号、做广告,更重要的是为居民办实事,把小区创建好。”徐律说,小区工作面宽量大,面对的都是基层群众,涉及的也是各种繁琐的事情,唯有花时间有耐心,用心用情才可行。
白云街道昆溪社区学陶小区
常抓不懈保持整洁美丽
早上6点多,白云街道昆溪社区学陶小区干部就开始了一天的创建工作。小区内巡查、捡拾垃圾、查找问题,只是创建日常一部分。学陶小学上下学高峰期,大家还要认真协助做好交通疏导工作。直到夜深人静,小区干部仍要上街开展清洗路面等工作。
因临近义乌,学陶小区外来租户有2000多人,而本地居民仅700多人,管理相对复杂。同时,小区承接义乌商贸溢出效应,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办厂、创业。为吸引小作坊和电商企业入驻,很多居民原先在庭院上加盖钢棚。自城区涉安全隐患违建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小区里的违建钢棚都已被拆除。
小区居民几乎每户都种地,楼道里农耕工具乱堆乱放现象普遍,小区干部时常上门劝导并帮忙清理。“楼道是安全通道,一定要保持畅通。”小区干部表示,之前还有饲养家禽的临时棚,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现在都已拆除。
在创建工作推进过程中,学陶小区一方面通过干部走访巡查,了解居民所思所想,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讨论,集思广益完善各项创建工作,统一小区发展目标。此外,小区通过明确责任分工来调动干部的积极性,要求小区干部各自认领工作,及时反馈结果,真正做到思想统一、做事齐心。
从2015年着手改善整体面貌开始,学陶小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道路上的垃圾杂物少了,停车规范了,居民的整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下一步,小区将进一步提升配套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小区硬件环境。同时,持续严抓严管,巩固来之不易的创建成果,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知识宣传活动,展示创建成果,尤其加大对外来租户的宣传引导,全面发动居民群众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 ( 记者 王富亮 通讯员 韦敏航 徐帆 董莹 )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