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云南建设> 正文

云南鼎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科技创新赋能企业成功转型

2022-07-21 17:16:14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曾卿 段翠责任编辑:杨志斌

  绿化、机电、建筑、市政、公路、钢结构、装修装饰……15年来,云南鼎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借助科技东风,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经营范围,构建了以科技创新带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格局。

云南鼎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科技创新赋能企业成功转型

扎西干部学院项目

  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各省纷纷掀起践行这一理念的浪潮。2007年,杨永华组建团队成立了云南赛伊博尔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专注于绿化工程的建设,致力于提升人居环境,为打造“绿色云南”做贡献。

  明者因时而变。杨永华深知单纯做绿化工程没有核心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恰逢2017年国家取消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杨永华审时度势,利用现有资源及人才优势,扩大经营范围,致力于打造综合性的建筑公司,并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云南鼎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带领企业走上了转型之路。

  “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杨永华坦言,建筑业作为传统行业,不断打破传统技术“壁垒”,优化技术创新这个“利器”,拿出好作品,才配有话语权,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根,从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否则就会被淘汰。

  近年来,杨永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断探索并优化技术手段,发明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登高梯》《一种市政用道路局部加固结构》《一种建筑工地用除尘装置》等实用新型技术并获得专利。公司技术团队也加大研究探索力度,《一种环保型建筑环境改善装置》《一种便于定位的建筑施工的施工夯实装置》《一种建筑施工用填缝装置》等多项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云南鼎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科技创新赋能企业成功转型

世博园曾孝濂美术馆装饰工程

  “有技术之后,如何运用技术至关重要。”在具体的项目建设中,杨永华坚持“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的理念,每接手一个项目,都会派专业的技术团队到项目现场调研,对项目的基本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后,再制作并优化建设方案,找出最合适项目的技术手段,实现有的放矢。他举例说,如果项目地天气多变,温度差异大,就可以采用一种建筑施工用填缝装置。这个装置采用了抗收缩膨胀的材料进行制作,能够适应不同的天气,有效地应对沉降缝及温度伸缩缝,且能够防止雨水渗漏,使用这种装置,建筑物不仅美观,而且抗变形,不会出现开裂的情况。

云南鼎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科技创新赋能企业成功转型

参与建设方舱医院

  近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做专做精”的经营方针,严抓技术创新,将创新成果真正落到实处,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国家植物博物馆和世博园曾孝濂美术馆装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新增光学平台建设、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昆明轿子雪山的人行占道室外景观、玉龙县“美丽县城”建设项目(一期)设计施工总承包(EPC)、乌东德电站至禄劝换流站Ⅰ、Ⅱ、Ⅲ回500KV线路工程(二标段)基础劳务分包(包六)、一心堂公司总部酒店装修等数百个工程项目,各项施工工程合格率均达100%。公司目前已拥有机电工程一级、建筑工程二级、市政公用工程二级、公路工程三级等总承包资质,钢结构一级、幕墙一级、消防一级、智能化一级、装修装饰一级、防水防腐保温一级、建筑机电一级等专业资质,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云南鼎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科技创新赋能企业成功转型

云临高速公路项目

  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建筑管理单位、诚信经营先进企业……随着转型升级的效果逐步显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了立足之地。放眼未来,杨永华斗志更加昂扬,“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持续强化创新引领,在‘做专做精’这条路上砥砺前行。”(通讯员 曾卿 段翠 图片由企业提供)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