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正文
2023(第二届)钢铁工业品牌质量发展大会在京召开 绘出钢铁品牌高发展路线图
2023-05-12 15:01:19 来源:中华建筑网   作者:王海霞  责任编辑:ZH01

  “钢铁行业正在努力推进‘中国钢铁产品’向‘中国钢铁品牌’的转变。”5月1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在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下称信息标准院)举办的2023(第二届)钢铁工业品牌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开始重视并着手品牌建设,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大会以“质量为先·品牌引领·提质增效”主题,旨在搭建钢铁品牌发展交流平台,宣传和展示钢铁品牌。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冶金建材处副处长孙士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化处处长宋国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等多位领导出席大会并做主题演讲,在第七个中国品牌日,描绘钢铁行业的品牌建设路线图。

2023(第二届)钢铁工业品牌质量发展大会在京召开 绘出钢铁品牌高发展路线图

大会现场

  中国钢铁工业品牌正快速崛起

  进入品牌经济时代,全球市场各个领域的竞争已经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品牌竞争,钢铁行业也不例外。张龙强在欢迎辞中提到,今天的中国钢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而品牌是钢铁企业重要的资产,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资源。立足中国制造,放眼全球钢铁,展望未来发展,钢铁行业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意义重大。

  他进一步介绍,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中国钢铁工业品牌快速崛起,一大批中国钢铁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信息情报、知识产权、钢铁工业在三品方面(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也取得了累累硕果。信息标准院持续关注钢铁行业品牌建设,本次遴选出中国宝武、包钢集团、首钢集团等多个行业优秀品牌企业,并授予标准化工作优秀品牌单位、信息情报优秀品牌单位、知识产权优秀品牌单位等称号,以品牌力量演绎钢铁强国之路。

  针对“三品”建设,孙士瞳在会上做了解读:“质量效益的提升,离不开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建设这三项重点工程。”他认为,品种培育要通过整合、优化传统钢铁材料标准,重点发展和培育高端、关键钢铁材料和绿色低碳产品,推动钢铁材料品种优化升级;品质提升要通过提升基础钢铁材料产品质量、完善重点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钢铁材料品质整体提升;品牌建设要通过推进中国精品培育行动、商标品牌战略,培育和扶持一批钢铁企业、产品和品牌。他透露,国家发展改革委正持续推动新产品和质量可靠性提升类标准的制修订及推广应用。

  钢铁品牌建设要守好标准基石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于钢铁行业而言,有了高标准,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宋国建认为,“品牌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是企业竞争力的反映,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而标准是品牌的基石,培育和创造优秀品牌,需要先进标准引领。”

  钢铁品牌的建设过程中,要守好标准基石。他提到,近年来,钢铁领域标准化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逐步形成了标准体系系统化、供给多元化、技术水平国际化、人才队伍高端化的标准化格局。他从五方面为推动钢铁行业企业的品牌建设出谋划策,一是使质量技术基础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二是加快新产品和质量可靠性提升类标准的制修订和推广应用。三是强化绿色钢铁产品评价标准实施。四是建立钢材精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标识认证制度,培育市场竞争力强、国际知名度高的企业和产品品牌。五是引导企业采用先进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主动对产品质量进行规范的自我声明,接受社会监督。

  张龙强也强调,钢铁行业的品牌工作建设要坚持质量为先,树立钢铁品牌;紧握“绿色、智能”两大抓手,锻造钢铁品牌;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推动钢铁品牌培育;加大媒体宣传,传播钢铁品牌。

  钢结构牵动未来建筑用钢全局

  大会还发布了4月中国钢铁运营景气指数(SOPI),该指数是对钢铁行业景气水平、行业整体营运水平变动的综合评价。“4月份本是传统的钢材消费旺季,但今年4月份旺季特征并不明显。”张龙强分析,这是由于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钢厂仍保持高节奏生产,粗钢日产水平处于高位,钢材价格持续下降,虽然原燃料价格也同步下跌,但经测算,单位资源边际贡献环比下降导致钢铁行业效益下降,SOPI已接近预警区。

  SOPI的异常有迹可循,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房地产用钢占钢材消费比例持续下降,2022年已低于30%;但从钢材总产量来看,2021年同比增加约1100万吨,2022年同比增加约360万吨,供需结构严重不对等。

  针对目前钢铁行业运营面临的困难,张龙强判断,建筑用钢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调整,以桥梁钢结构与住宅钢结构为主的钢结构用钢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他举例说,如果80%新增公路桥梁由钢结构代替常规混凝土结构,年用钢增量将达到约3000万吨;钢结构住宅用钢量是普通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两倍,将有效带动用钢需求增量;但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应用并不乐观,还需要较长时间。

  他还建议相关钢铁企业在及时应对用钢需求变化,把握建筑用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还要及时调整产品定位和品种开发战略,未雨绸缪,最大限度地避免同质化竞争,驱动业务持久发展。(本报记者 王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