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装饰> 正文

北京通州东六环地下隧道已实现双线贯通 超级工程 奋力拔节生长

2024-03-26 09:50:35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鹿杨 方非责任编辑:xmt02

  地上,百吨龙门吊轰鸣着将钢材送入井下;地下,由超大直径盾构机掘出的7.4公里长隧道蔚然成型,工人们正穿梭忙碌。历经三年多时间,北京东六环完成了从地上潜入地下的关键一步。

北京通州东六环地下隧道已实现双线贯通 超级工程 奋力拔节生长

  “这是我国盾构建造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首发建设公司副总经理何历超说得激动。16米级直径盾构机月行超500米、对地面扰动控制在毫米级,十年前,这样的建设速度和精度难以想象。

  千年之城拔节生长

  2017年2月,总书记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时指出,站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纪的眼光。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这一指示,为城市副中心建设锚定了方向。

  十年间,一座千年之城拔节生长。未建城、先播绿,核心区最中央,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率先落成;立长远、强功能,行政办公区一期、二期相继成型,五河交汇处,运河商务区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框架拉开、地标“上新”,博物馆、图书馆、剧院三大文化建筑开门迎客。

  “副中心工程是‘千年大计、百年工程’,我们要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检验。”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155平方公里的热土之上,如何建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程?副中心建设成为创新展示的舞台——在实际建造前先通过BIM进行三维建模,实施“虚拟建造”,正在建设中的人民大学通州校区项目,就用上这样的硬核技术;60多类机电系统、850多个设备机房、23万平方米通风方管,北京最大在建医院安贞医院通州院区设备种类、功能繁多,工作人员却能通过云上系统全面掌控每一条管线的位置、每一台机器的运行情况;早已上岗的焊接机器人,每道焊缝宽窄误差仅在正负1毫米之间……

  “随着连续多年保持千亿元投资规模,副中心正在有序拉开城市框架,重大项目建设涉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多个方面,为智能建造新技术的应用、迭代、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负责人说,智能建造技术不仅应用在施工阶段,还贯穿于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从设计阶段起,确保高水平建设。

  绿色建筑不断拓展

  节假日,城市副中心图书馆迎来成群的打卡市民,每个人都沉浸在144棵“银杏树”支撑起的“森林屋盖”之下。这是一片神奇的“森林屋盖”:图书馆的采光顶上,铺满了1350平方米的电子染料液晶智能调光玻璃,通过调节遮阳系数,就能实现降低空调能耗和节省照明电量的目的。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建筑相比同类建筑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万吨。

  绿色,已成为副中心建设最明亮的底色。据介绍,副中心绿色建筑执行标准全市最高,新建建筑100%达到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建公共建筑100%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此外,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与近零碳建筑,一系列“绿色建筑+”融合场景也在持续探索。

  昔日的水陆之要会,畿辅之襟喉,经过蝶变重生,如今已是一派生机勃发的新景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速,成为千年古都又一张亮丽名片。

  2021年,副中心率先提出新建建筑执行二星级绿色建筑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2021年至2023年,副中心累计建成绿色建筑约946万平方米;2023年,新光大中心等84个项目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超级工程更是历史工程

  天刚刚放亮,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入地段起点处的几台龙门吊已经开始运转,何历超在例行生产会上排完施工计划,就套上反光背心,抓起安全头盔,往施工现场赶去。

  “二次结构施工进展到哪了?”“东西线之间横通道的施工按计划展开了吗?”“这个桥墩和图纸有多少误差?”进入隧道,何历超抓着各标段的总工问个不停。大伙都说,能架得住“何博士”的提问,才算达标。

  “越到最后,越是见功夫的时候。”何历超身后,东六环地下隧道已实现双线贯通,一条“地下蛟龙”若隐若现。

  这已经是这位“80后”副总在东六环改造工程中挑大梁的第5个年头。2019年入场至今,何历超和项目一同成长,从总工变成了副总经理。

  东六环改造工程全长约16公里,其中有约7.4公里入地段,要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隧道直径15.4米,最大埋深59米。这组数字也创下了三个最:它是国内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是北方在建最大直径盾构隧道,也是北京市埋深最大的地下隧道。

  为了完成这项超级工程,多方联合研发出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16米级的“京华号”。“超大直径盾构机,掘进这么长的隧道,谁也没干过,怎么干?何历超说,“大家伙”需要下穿北京地铁6号线、广渠路、北运河等多个重大风险源,起初都捏了一把汗。

  一路掘进,一路创新。最终,“京华号”实现了地面沉降的毫米级控制,确保盾构施工对地面既有建筑的零扰动。这是超级工程,更是历史工程,我得对得起它。”何历超说道。

  (鹿杨 方非)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