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城市建设> 正文

以科技赋能人居创新 展现中国建筑设计的智创力量

2025-11-05 21:24:15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赵峰责任编辑:刘苁

  2025年10月22日,在国际青年创新大会(Youth Science Summit 2025)的璀璨舞台上,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建筑规划系主任王凯徽以“TOP10最具影响力设计师”的殊荣,成为全球建筑创新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这场以“智创无界·融合共生”为主题的全球级科技盛会,汇聚百位国际重量级嘉宾、世界前沿科技巨头及千名青年创新者,通过主旨论坛、分论坛、科技展览、跨界活动等多元形式,搭建起技术、资本与生态的全球化合作平台,为全球创新生态注入新动能。

以科技赋能人居创新 展现中国建筑设计的智创力量 ——王凯徽荣获2025年度国际人居环境可持续创新“TOP10最具影响力设

大会现场

以科技赋能人居创新 展现中国建筑设计的智创力量 ——王凯徽荣获2025年度国际人居环境可持续创新“TOP10最具影响力设

开幕仪式

  本届“2025年度国际人居环境可持续创新TOP10最具影响力设计师”建筑设计组别的评审标准极为严苛,全面聚焦绿色低碳、可持续创新、空间美学与功能优化等核心维度。评审专家团由国际青年可持续创新智库的建筑与环境领域专家组成,包括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执行院长臧迎春,以及日本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青山周平等国际知名的设计领域专家学者。评审团队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控制、能源效率、生态融合、数字化创新及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评估。入围作品不仅需在设计理念上具有前瞻性,更需通过实测数据、模拟分析与技术论证,证明其在绿色建筑与智能设计领域的创新与可复制性。正是凭借在建筑智能化设计与低碳优化方面的杰出成果,王凯徽从众多国际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评审团一致认可。

  王凯徽的获奖作品——AI-生态融合智能中心“晋智楼”项目在设计理念与技术应用上实现了双重突破。该项目以AI智能辅助绿色建筑设计为核心,通过生成式算法实现建筑能效预测、日照分析与方案多目标优化,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应用潜力。作品设计过程中应用了王凯徽自主研发的两项核心软件系统——“建筑碳排放智能模拟与优化分析平台”和“建筑信息模型智能分析与优化决策平台”。前者通过集成大数据、AI算法与生命周期评估模型,可在设计阶段实时模拟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后者则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建筑方案的空间效率、能耗表现及施工可行性等多维指标的智能分析与优化,显著提升了建筑设计的精准度与可持续性。这两项创新平台的应用,使该获奖项目在技术含量与环保性能上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也为建筑行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范式。

  王凯徽的建筑之路,始于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他于200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学专业,并于2012年获得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域建筑的在地性表达、绿色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体系。系统的学术训练为他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也培养了他在建筑艺术与工程科学之间兼容并蓄的思维方式。

  从2010年起,王凯徽在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开启职业生涯,长期致力于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创新。他在此期间深入探索绿色建筑设计、区域性建筑风格演化及智能设计方法的融合路径,并多次主持或参与重点设计项目,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可落地的设计实践。2020年,原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多所院校整合组建为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标志着山西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次年,王凯徽受聘担任该校建筑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及建筑规划系主任,进一步拓展了他在建筑信息化、人工智能设计及绿色低碳建筑研究方向的科研布局,为推动建筑领域的技术革新与行业升级持续贡献力量。

  在从业过程中,王凯徽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他的研究方向广泛,涵盖了绿色建筑技术、建筑AI技术应用、建筑方案设计、人工智能与建筑设计教学等多个领域。这种跨领域的研究,使他能够站在行业的前沿,把握建筑发展的新趋势。王凯徽在学术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如《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分析》《试论住宅户型“全生命周期”理论的不适应性》《建筑设计教学中的AI技术应用与设计伦理思考》等,参编《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施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与构造》等图书,这些学术成果不仅展现了他对建筑领域的深入思考,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凯徽不仅在学术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担任了多个社会兼职。他是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工程建造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分会会员、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这些社会兼职,不仅体现了行业对他的认可和信任,也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行业的发展和建设中。他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为建筑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位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广度的建筑师,用十余年时间在绿色建筑技术、建筑AI技术应用等领域深耕细作,参与多个科研项目。从古建保护到AI设计,从乡村低碳到职教革新,王凯徽始终以“智创”为笔,在传统与现代、技术与人文的交融中,书写着中国建筑教育的时代答卷。这位“TOP10最具影响力设计师”的征程,从未止步。(作者:赵峰)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