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电影置景对中国古建筑的复原与改造——从历史还原到艺术创作

2025-04-08 09:37:10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高翠婷责任编辑:xmt01

  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美学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电影置景作为影视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真实还原历史建筑,又要结合艺术创作需求进行改造,以适应剧情发展与视觉表现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影视工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在电影置景中实现对中国古建筑的精准复原,同时兼顾艺术创新,成为业内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电影置景中中国古建筑的复原策略

  电影置景中的中国古建筑复原需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历史真实性和视觉表现的和谐统一。

  (一)历史考据:复原的基础

  历史考据是古建筑复原的基础。电影置景团队通常依赖历史文献(如《营造法式》)、考古研究成果及现存古建筑,以确保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和装饰元素的准确性。例如,电影《妖猫传》的唐代长安城置景参考了大量唐代文献与敦煌壁画,再现了盛唐时期的建筑风貌。这种严谨的历史考据为复原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使观众能够在影视作品中感受到真实的历史氛围。

  (二)结构与材料的选择:物质层面的再现

  古建筑的复原不仅涉及外观,还包括传统建筑结构与材料的应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材料选择。例如,明清时期的建筑多采用斗拱、木结构,而宋代建筑则强调轻盈的曲线感。在电影置景中,团队常采用现代技术模拟古代建筑材料,如使用特殊涂层的木材来替代红漆木结构,以增强视觉效果和耐久性。这种对结构与材料的精准再现,不仅提升了建筑的真实性,也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三)文化意象的符号性表达:文化内涵的呈现

  古建筑不仅是物质空间,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电影置景中需注重文化意象的符号性表达。例如,宫殿建筑往往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以体现皇权威严,而江南园林则强调“步移景异”的空间美学,以展现文人情趣。通过这种文化意象的表达,电影置景不仅复原了建筑的物理形态,更传递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使观众能够深刻理解古建筑的文化价值。

  二、电影置景中中国古建筑的改造策略

  在电影置景过程中,为了增强艺术表现力,往往会对古建筑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一)戏剧化空间改造:增强视觉冲击力

  电影需要通过视觉冲击力吸引观众,因此在置景中往往对古建筑进行夸张处理。例如,《影》在建筑设计上采用极简水墨风格,对传统建筑的屋檐、梁柱进行夸张处理,营造出浓郁的视觉美感。这种改造虽然脱离了严格的历史真实,但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使观众能够在视觉上感受到建筑的独特魅力。

  (二)场景压缩与空间重构:适应拍摄需求

  由于拍摄空间限制,许多电影在复原古建筑时会进行场景压缩或空间重构。例如,《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皇宫虽然借鉴了唐代宫殿建筑,但实际置景缩小了宫殿尺度,同时强化了对称结构,以增强视觉冲击力。此外,部分影视作品还采用数字技术进行虚拟扩展,如《长安十二时辰》通过CG技术补充未能实地搭建的建筑,增强了场景的完整性。这种场景压缩与空间重构不仅满足了拍摄需求,还提升了电影的叙事效果。

  (三)色彩与光影的艺术处理:强化视觉表现

  电影中的建筑色彩往往经过艺术化处理,以契合剧情氛围。例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宅院建筑采用深红色调,与封闭压抑的故事情境相呼应。而《英雄》则以不同色彩的建筑和光影变化表达人物情感,如金黄色调的建筑象征权力,蓝色调的建筑表现沉静。通过色彩与光影的艺术处理,电影置景进一步强化了建筑的视觉表现,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剧情。

  三、电影置景对古建筑文化传播的影响

  电影置景对古建筑的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增强观众对古建筑的认知

  通过视听语言的呈现,电影能够生动地展现古建筑的空间结构和文化内涵。例如,电影《妖猫传》使得大唐风貌广受关注,推动了长安城遗址的研究和旅游发展。此外,一些影视作品激发了年轻观众对传统建筑的兴趣,如《长安三万里》引发了对盛唐文化和建筑风格的讨论。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为观众提供了直观了解古建筑的机会,提升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推动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

  现代电影技术的发展使得古建筑得以在虚拟空间中重现。例如,许多历史遗迹因年久失修而无法复原,但通过影视制作中的3D建模技术,可以建立高精度的古建筑数字档案,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参考。这种数字化保护不仅保留了古建筑的历史信息,还为未来的修复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促进传统建筑美学的再创造

  影视作品的建筑设计对现代建筑产生了影响,促进了传统建筑美学的再创造。近年来,许多影视作品的建筑设计被应用于现实建筑设计之中,如部分景区、文旅项目借鉴了电影中的古建筑设计理念,形成了新的建筑风格。这种从电影到现实的转化,不仅推动了传统建筑美学的创新,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四、结论

  电影置景作为影视艺术与建筑文化的交汇点,在中国古建筑的复原与改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历史考据到戏剧化改造,电影中的古建筑既承载着文化记忆,又服务于艺术表现。通过电影这一大众媒介,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得以广泛传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者高翠婷系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副教授)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