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的水泥生产遇到当下最火爆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是变身“老师傅”,精准把控每一个生产环节,还是变身“智囊团”,全流程优化生产决策,或者全天候无死角把控安全生产……
日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海螺集团、华为联合在芜湖举办水泥建材人工智能大模型成果发布会,树立了水泥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标杆。据悉,这是水泥建材行业首个大模型,在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此次发布的水泥建材人工智能大模型,借助实时数据分析和自主学习能力,已在质量管控、生产优化、装备管理、安全生产、智能问答5大类40余个子场景取得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突破,实现了工艺参数动态优化、异常预警秒级响应、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等核心价值。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水泥、建材乃至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强大引擎。
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军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海螺集团将AI大模型技术作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推手,携手科技巨头华为,开展“产业需求+技术赋能+生态协同”的创新合作,依托华为云盘古大模型技术底座,深度整合海螺多年积累的丰富生产运行经验,聚焦行业共性和难点问题,突破传统研发边界,将水泥生产的工艺优化、能耗管理、设备运维、安全管理等核心环节,转化为可计算、可预测、可决策、可进化的智能系统,大大提升了产业智能性和安全性,实现了从“经验主导”到“数据驱动”、从传统制造到智慧制造的系统变革,填补了水泥建材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空白。
据了解,2024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AI技术在水泥建材行业的深度应用,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的支持下,海螺集团联合华为启动水泥建材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建设工作。双方梳理出涵盖矿山开采至包装发运全流程的共计15类200余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基于华为云Stack建设人工智能训练中心,并利用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的预测大模型、视觉大模型、NLP(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三大底座,打造集“中心训练、边缘推理、云边协同、边用边学、持续优化”于一体的人工智能运行体系。
发布会上,海螺水泥总经理助理、数字板块负责人许越作题为《AI赋能 智领未来》的水泥建材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成果主题分享。现场还发布了大模型成果暨应用示范样板点和《水泥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研究白皮书(2025版)》。这份白皮书不仅系统梳理了大模型技术在水泥行业的应用路径,更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前瞻性的发展蓝图。(周雨濛)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