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025-05-12 16:20:13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邓冉责任编辑:xmt0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众多蕴含着丰富建筑文化资源的传统村落。但随着社会变迁,传统村落建筑文化面临流失风险,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传统村落建筑文化展开保护与传承,促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至关重要。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保护传统村落建筑,但在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过程中,由于多个方面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保护与传承工作难以顺利推进,使得传统村落的建筑文化面临损毁或消失的风险,威胁乡村村落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传统村落迎来了发展机遇,但在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过程中,部分乡村地区却陷入“重开发、轻保护”的误区。乡村地区政府和开发者过于关注经济效益,急于通过大规模改造推动旅游、商业开发等手段推动乡村经济增长,而忽视了乡村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整体性保护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对传统村落建筑大拆大建,影响建筑文化的存续。

  国家对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然而,当前法律制度仍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即法律条文较为宏观,缺乏针对传统建筑保护的具体实施标准,导致实际保护工作存在诸多漏洞,影响了保护效果。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导致乡村管理者在实施保护与传承相关措施时,保护工作存在随意性甚至错误性,给传统建筑带来毁灭性破坏。例如在修缮传统乡村建筑时,未能遵循科学的保护原则,盲目采用现代建筑材料,破坏了原有建筑的结构和风貌。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及相关部门发挥主导作用能够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建筑文化。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明确的传统村落建筑保护规定,即乡村地区管理者在开发、修缮传统村落建筑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传统村落建筑的修缮标准,明确随意拆除、改建或使用不当材料破坏传统村落建筑是违法行为,如此能够显著降低乡村地区“重开发、轻保护”的行为,对于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建筑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要针对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建筑文化,设置专项资金,用以修复传统村落建筑,并助力其发挥最大作用。

  健全法律体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建筑文化意义重大。进一步细化法律法规,明确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标准,并确保法律条文具有可操作性,建立起严密的法治保护网。同时,要完善追责机制,严惩破坏传统建筑行为。例如在对传统村落建筑进行改造和修缮时,以明确的标准与规范作为指导,避免过度商业化开发或不当改造,保证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有法可依、有序推进。

  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即不仅需要建筑修缮、文化传承等具体实践,还需要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相辅相成。基于此,充分发挥专业力量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可以通过邀请建筑学、文物保护、文化研究等领域的专家担任顾问,深度参与规划和决策过程,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科学合理的修缮方案。如此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拆建或不当翻新等误区,以更有效地保护传统建筑的风貌完整性、结构安全性以及文化价值的延续性。

  结语

  传统村落建筑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也体现着地方独特的文化特色,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但其保护与传承存在重视开发而忽略保护、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以及缺乏专业技术指导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发挥有关部门的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法律以及邀请专家对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的相关措施,以期助力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邓冉系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副教授;本文系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立项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HKSZ2024-24)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