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中央明确城市更新“路线图”

2025-05-20 10:12:46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门庭婷责任编辑:xmt01

  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不断增强城市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5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指出,目标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服务效能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济业态更加丰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风貌特色更加彰显,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此次对于城市更新行动的部署,最大的看点就是不再将城市更新作为增长、投资、推动楼市发展的工具,而是上升到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满足居民美好生活诉求,甚至是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内循环”增长模式打造的路径。例如,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老旧小区改造等部署安排,其目的就是补足生活消费短板,创新消费场景,赋能文旅功能,从而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好、更便捷。

  转变城市建设开发建设方式

  告别大拆大建

  从城市更新的主要任务来看,《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下阶段城市更新的八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中指研究院研究总监吴建钦分析认为,多任务的提出表明下阶段城市更新实施过程中的综合性、系统性特征进一步增强,将持续推进多种空间更新,同时将更加注重兼顾多重更新效益,坚持长期主义。

  《意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安全”。比如,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首先强调的是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首先强调的是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全力消除安全隐患,支持加装电梯等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首先强调的是全面排查城市基础设施风险隐患;修复城市生态系统,强调的也是消除安全隐患。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称,近两年的城市更新工作也遇到了一些风险挑战,包括城市安全问题。所以此次对于城市更新工作,除了其他目标以外,进一步强调了安全发展的重要性。

  李宇嘉告诉记者,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意见》中的城市更新以微改造为主,这也与文件的宗旨——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呼应,即从资源投入的增量建设,转到存量资源盘活、功能改变、补短板等存量利用。“文件中几个类型的改造,基本都是对如何推动微改造的规划部署。比如,既有建筑改造,即便是D级危险住房,也不是一味拆除,而是加固、改建、重建等多种方式;比如,对于城中村改造,明确不搞大拆大建。”李宇嘉分析道。

  “对于哪些要拆”这一问题,《意见》也明确,就是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城市资金能平衡、征收补偿方案成熟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坚持规划引领

  形成成熟完善的城市更新机制

  从保障措施来看,《意见》提出了加强支撑保障城市更新行动的六个方面。在用地政策方面,《意见》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转换、奖励激励、地下空间更新、不动产登记制度等方面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策的意见。

  在投融资方式方面,《意见》进一步强调了中央和地方财政对下阶段城市更新的重点保障,以及强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REITs等金融工具支持。在参与机制及管理方面,《意见》鼓励产权所有人自主更新,创新性提出了要建立健全适应城市更新的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机制。在健全法规标准方面,《意见》提出了要完善适用于城市更新的技术标准,制定修订分类适用的消防、配套公共设施等标准。

  在李宇嘉看来,加强支撑保障城市更新行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首先是规划引领。一是非体检,不更新,根据体检发现问题,缺什么补什么;二是建立完善的更新规划体系,包括建立完善“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三是明确房屋、小区、社区、城区、城市等不同尺度的设计管理要求。这样的规划体系和更新机制,确保城市更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从此次《意见》的特点来看,有两个重要的维度。严跃进分析称,第一个维度是明确了8项任务或抓手,排序次序鲜明,即“由小到大”,分别包括了既有建筑、老旧小区、完整社区、城中村、城市功能、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文保系统,脉络非常清晰,有助于各地更好消化;第二个维度则是6项支撑和保障,分别包括机制、用地、房屋、融资、模式、法规,说明当前城市更新的支持具有全方位。

  总体来看,吴建钦表示,随着我国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下阶段从各部门到各地有望进一步出台更多细化、可落地的支持性政策,合力推动我国城市更新进入多效益统筹、多模式创新、多机制支持、多要素保障、多主体参与的高质量发展期。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的引领下,我国城市更新在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显现,推动我国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与城市高质量发展。(门庭婷)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