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2025-05-20 10:32:04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毛家泉责任编辑:xmt01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研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生新赛道并重。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习近平主席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建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要,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高瞻远瞩,为我们如何搞好创新指明了方向,使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创新的意义。现就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相关讲话精神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一)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伴随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古往今来无一不证明这一点。纵观历史,每当有重大科技发明,必将推动社会前进,如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生产力,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从人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迈进。农业社会一跃而进入工业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重大进步。由此可见,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伴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

  (二)实践证明优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我国拥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企业之所以能高质量发展,是这些企业领导是创新的领军人物,是技术创新高手。仅举华为、格力两家企业为例。

  华为、格力两家企业都很优秀。华为的任正非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为了技术创新,华为建立了科研基地,规模之大堪称是一座科学城,环境优美,设施配套齐全,并从国内外招收大批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专业人才,集中起来搞研发,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调动其研发的积极性、创造性,解决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使华为不断攀登技术高峰,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如今的华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企业,是名副其实的科技巨头。格力的董明珠也十分重视科技创新,视科技创新为企业生命。不惜代价进行技术创新,特别着重研发具有发明专利的科研成果,并适时用到企业生产实践中,为企业不断创造效益。现今,格力空调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大大提升了格力市场竞争力。

  二、搞好成果转化,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要充分认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体现科研成果的价值。因此,要抓好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实现无缝链接,科技成果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体现科技成果给人类带来的幸福感,为社会创造财富。

  在抓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江苏天茂建设公司做得比较成功,在工程施工中积极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天茂建设在南京中芬合作交流中心装饰工程中应用多项科技成果,如再生能源的应用,达到节能诚排的效果;在项目管理上,搭建智慧管理控制平台、集成式管理平台,将能源站、集中供能、智能天窗、雨水回收、导光管、太阳能等独立系统耦合成具有智慧运维和自我诊断能力的智能系统;通过集团驾驶舱的OA、ERP、U8三大系统,实现了项目及财务的成本、进度、安全、结算等多方面信息化管理;引入智能设备,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在施工中引入了先进的测量、喷漆以及铺装机器人的辅助施工技术;启动数字化ERP系统4.0版本升级,提高项目的数据分折与管理水平。

  江苏天茂建设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也为行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有益贡献。

  三、突出企业是创新主体

  企业是社会中的一员,社会发展离不开企业,离不开企业科技创新。

  (一)企业处于生产第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企业发展最了解,特别是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和难题十分清楚。同时,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也有一定的研究。所以企业技术创新更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二)企业人才济济。企业拥有大量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才,有了人才技术的支撑,企业搞技术创新可谓得心应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企业是生产经济实体,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必须通过企业去实现成果转化,使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所以说,企业是创新主体。这个定位是十分准确的,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给予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创新营造宽松的环境,让企业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在这个方面,南京走在全国前列,据《金陵晚报》报道,近年来南京市推出“人才强市25条”,制定重点产业“人才7策”,进一步提升重点产业人才支持力度,不断释放科技创新活力,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流入。同时,用好“紫金山英才卡”“12345”人才服务热线等。“关键渠道”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让人才心无旁骛地投身创新创造。

  四、重视人才教育,发挥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一)人才(也是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而人才素质的提升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手。因而,加强人才的教育,提升人才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二)科技创新需要人才,需要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因此,必须重视人才教育,使其成为有用之才、创新人才。

  (三)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

  为了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必须重视对人才的教育。培养大批具有远见卓识的创新型人才。同样。企业发展对教育、科技、人才也有很大的需求。只有通过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方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企业发展才有后劲。

  只有在人才教育上大投入,才有企业效益的大产出,才能体现教育对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曹德旺先生投资100亿创办福耀大学。开宗明义提出,福耀大学就是要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为福耀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如此重视人才教育的企业,必将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企业。

  五、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相融合

  既要抓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又要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两者都要并重,就是要把企业当前的发展和企业长远的发展相结合。作为有作为的企业家,一定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企业长远发展。在抓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同时,要把目光转向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推动企业不断前进。

  综上所述,每位企业家都要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在全国两会上相关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并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牢牢掌握科技创新这个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内在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向国家交出满意的答卷。

  (作者毛家泉系江苏省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原会长)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