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对环境保护愈发重视的当下,港口作为重要的物流枢纽,其运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亟待解决。船舶靠港期间,燃油辅机发电产生的大量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颗粒物等污染物,严重影响着港口周边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岸电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逐渐成为港口建筑工程防污染设计的关键要素。
岸电系统,即船舶靠港期间,停止使用船上发电机电源,改用港区码头上的岸电通过电缆为船舶设备供电的系统。它主要由岸上供电系统、船岸连接设备和船舶受电系统三部分构成。这一系统的应用,能从源头上减少船舶靠港时的污染物排放,实现 “零油耗”,大幅降低碳排放,对改善港口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意义重大。
在港口建筑工程中,岸电系统的防污染设计存在诸多关键问题。首先是电压与频率适配问题。我国电网频率通常为 50Hz,而多数海洋集装箱船舶供电采用 60Hz 频率,且船舶用电设备对电力质量要求极高。大功率变频装置处理后的三相电源波形,可能会损坏船舶用电设备,这使得船舶对经过变频处理的电源接受度较低,同时也增加了岸电改造的投资成本。
其次是岸电设施的布局与建设问题。码头工程项目单位需按要求同步设计、建设岸电设施,已建成码头则要逐步实施改造。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港口情况复杂,岸电设施的布局难以做到科学合理。部分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滞后,泊位覆盖率低,无法满足船舶靠港使用岸电的需求。例如,粤港澳大湾区部分港口岸电使用率低,香港港因码头设施建设久远,目前尚无泊位完成岸电配套建设;其他一些港口如惠州港、东莞港等,岸电配套建设也较为滞后,岸点泊位覆盖率普遍不到 50%。
再者,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码头岸电设施投入使用前,需按相关标准组织检测,高压岸电设施更要经具备相应能力的专业机构检测。船舶、港口经营人、岸电供电企业等相关单位,在安全责任划分、建立制度和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安全漏洞,都可能引发严重事故,不仅危及人员生命安全,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
为解决这些关键问题,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技术研发上,应加大对变频技术的研究投入,提高电源质量,降低对船舶用电设备的损害风险。在设施建设方面,港口管理部门要结合港口实际运营情况,科学规划岸电设施布局,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岸电泊位覆盖率。同时,要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机制,确保岸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岸电系统在港口建筑工程防污染设计中占据核心地位。只有妥善解决电压与频率适配、设施布局与建设、安全保障等关键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岸电系统的优势,助力港口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作者黄蔚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船艇修理所)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