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科技赋能高原发展 青海海南州绘就绿色生态新画卷

2025-07-15 10:15:48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xmt01

  编者按: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下称“海南州”)紧紧围绕江河源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生态立州、清洁能源强州、农牧业稳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绿色创新,共筑可持续发展新海南”为主题,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撑创新示范区建设。

科技赋能高原发展 青海海南州绘就绿色生态新画卷

  在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海南州,一场科技与生态共舞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这里,雪山草原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而比自然风光更动人的,是科技创新为这片土地注入的绿色发展新动能。

  海南州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驱动,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从全球最大的生态光伏园区建设到“牧光互补”模式创新,从清洁能源产业崛起到生态农牧业提质增效,海南州以科技为引擎,实现了由传统粗放发展向绿色低碳发展的华丽转身。

  科技“点绿成金”

  清洁能源点亮高原未来

  海南州立足“世界级清洁能源基地”战略定位,将广袤的高原大地转化为清洁能源的“聚宝盆”。在共和县塔拉滩,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蓝色海洋,鳞次栉比的光伏板高效转化着高原阳光。这里,建成有全球最大装机容量达6244兆瓦的生态光伏园,实现年均60亿千瓦时清洁电力产出。“板上发电、板下牧羊”模式下,园区植被覆盖率从不足5%提升至80%,年减少土地荒漠化面积100平方公里,“光伏羊”产业链年产值超亿元。配套的贡玛储能电站配置238.9兆瓦储能系统,提升电力输出稳定性65%,2024年降低弃光率至3.2%,西北电网调频能力增强使青海光伏电力跨省外送通道利用率提高至89%。在龙羊峡畔,“水光互补”创新模式让水电站与光伏电站协同运行,有效破解光伏发电的波动性难题,实现稳定绿色供电。风电基地的巨型风机在劲风中傲然挺立,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海南州正以科技为笔,在高原上描绘着“风光水储”多能互补的壮丽图景,不仅为本地发展注入澎湃绿色动能,更通过“西电东送”点亮远方万家灯火。共和盆地200平方公里范围内地热资源丰富,共和县恰卜恰地区地下热水资源供暖项目采用“取热不取水”理念,扩大供热面积,降低用热成本,改善空气环境,为创建清洁能源供暖示范县和打造“零碳城市”奠定基础,且该地深层地热水有医疗保健价值,将助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海南州坐拥“水丰、光富、风好、地广”的资源禀赋,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4.6%,绿电发电量占比84.5%,两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与发电量“双主体”格局。

  数字守护净土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海南州坐拥青海湖、黄河上游及三江源核心保护区,生态地位举足轻重。面对严峻挑战,海南州创新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建立严格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禁牧轮牧与草畜平衡,并率先开展大规模光伏治沙实践。

  作为“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州生态地位举足轻重。科技力量正全方位守护这片净土。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编织起“天眼地网”,对三江源区、青海湖流域等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常态化、智能化监测,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问题无所遁形。生态大数据中心整合分析环境数据,为精准实施三北防护林、草原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提供科学“导航”。智慧河湖长系统让巡河更高效、问题处置更及时,守护碧水清流。

  如今,青海湖水体面积持续扩大,黄河出境水质稳定达标,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这一系列举措证明,生态脆弱区完全能够通过科学规划与制度创新,实现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的平衡,其系统化、协同化的治理模式为全国生态屏障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高原方案”。

  创新驱动可持续

  高原明珠耀新辉

  从清洁能源的澎湃律动,到智慧农牧的精细耕耘,再到数字赋能的生态守护,科技创新的基因已深深融入海南州绿色发展的血脉。在科技的有力支撑下,海南州正坚定走在生态友好、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仅守护了“中华水塔”的纯净与丰沛,更向世界展示了高原地区如何以科技为翼,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这颗青藏高原上的明珠,正以科技为笔、生态为底,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画卷。

  高原样本的启示

  生态、团结与发展融合之路

  海南州的绿色发展实践虽然根植于当地特殊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但其对生态脆弱地区和资源型地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板上发电、板下牧羊”的光伏生态模式已经在国内外多个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在中国西北其他干旱地区,类似的“光伏+生态+产业”项目正在陆续展开。海南州案例表明,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光伏发展已超越单纯的发电能力建设阶段,进入‘能源供给+生态修复+民生改善’系统创新新纪元。海南州案例也证明,即使是生态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只要找准科技创新方向,完全能够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科技创新,是解锁高原绿色未来的关键密码,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国之大者”。海南州深刻回答了如何在生态约束条件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立足资源禀赋培育新质生产力等关键命题。海南州,这颗青藏高原上的明珠,正以其生动实践照亮更多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