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钢骨水泥间 智能建造如何重塑中国建造基因? ——记南通市达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谢伟

2025-08-26 09:28:59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王一新责任编辑:xmt01

  全球范围内,绿色建筑认证体系趋严,智能建造技术竞赛白热化,中国建筑业亦从“粗放生长”步入“精益智造”的深水区。在这场由绿色化、智能化驱动的转型浪潮中,南通市达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谢伟,以多项专利及软著为基石,成为中国建造跃迁进程中的关键推手。

  2022年问世的“可对齐铺设的地板运载装置”,巧妙利用卡尺定位、皮带件联动与红外辅助直线,一举攻克装配式建筑中地板高效精准铺设的难题。这项发明,连同谢伟主导的“防凝固水泥输送设备”——该设备能智能感知水泥流动状态,通过精妙的机械联动自动切断电源防止挂壁凝固——显著提升了工业化施工的流畅度与质量,是装配式技术落地不可或缺的“最后一环”保障。

  谢伟对行业的深层撬动,在于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生产力。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基于BIM的项目管理系统打通设计、施工、运维全周期数据,实现项目决策效率跃升30%,资源浪费锐减15%。这套系统在高端制造领域大放异彩,将施工精度误差牢牢控制在2毫米以内。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专家指出:“谢伟团队通过工业互联网思维重构了施工全链条,为行业效率革命提供了可复用的样板。”

  质量与安全的“标准化”,是谢伟推动行业进步的另一个坚实维度。他将“智慧工地”平台变为巨型工程的“质量哨兵”。如在浦口大数据中心高难项目中,基坑深逾10米,存在大跨度高支模、流线型幕墙立体交叉作业等重大风险点,谢伟凭借标准化管理与技术创新成功护航项目荣获“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标准化工地”,为行业输出宝贵的经验。在2024年“质量月”中,平台实现了对高达190亿元产值项目的实时质量监控,筑起一道无形的数字防线。一位曾参与项目评审的资深安全工程师评价道:“当前国内BIM应用虽在爬坡期,但京津冀等地普及率已达90%,智慧工地覆盖超85%,这离不开谢伟等工程师的努力。”

  智能建造已融入中国建筑行业日常,从 BIM 技术的精准施工推演、预制构件的智慧吊装,到红外定位、机械臂操作等,正悄然改写建筑产业基因。谢伟作为关键推手,其创新直击工程痛点,从海安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病房综合楼(2023年国家优质工程奖)到前沿的半导体洁净厂房,谢伟的足迹印刻在多元建筑类型中。南通市土木建筑学会专家评论:“谢伟的价值,在于他总能把前沿技术‘翻译’成工地语言,让创新力穿透图纸,在钢筋混凝土中生根发芽。”在智能建造重塑建筑基因的宏大叙事里,谢伟正以其扎实的技术矩阵、可复用的管理范式和前瞻的绿色视野,为行业标注出一个清晰而有力的前进坐标。(王一新)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