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技能大赛油漆与装饰项目比赛场地中,秒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如重锤击打空气。
选手需要历时3天,在共计22小时之内,完成裱糊墙纸、色块计时涂装、自由创意等6个模块的任务。
“在这里,对用时的把握和准确度最是困难。可以说,在这3天内,稍有一毫米的差池就是前功尽弃。”回忆起去年带着学生出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经历,油漆与装饰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黄山学院副教授刘元元仍旧历历在目。
面对毫米级的评分标准,尽管刘元元和学生张小飞做了充足的赛前准备,可比赛过程却并不如预想中顺利。比赛现场的施工工位、操作面板都与日常训练时用的完全不同,要临场适应;赛会提供的材料覆盖度不好,需要付出原先两倍的工时,无形中加大了比赛的难度;门不是木制的,而是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光滑,很难处理油漆基层……
在比赛首日,还遇到突发状况。由于现场被专家误叫暂停,张小飞一着急,从梯子上狠狠地摔了下来。虽然他咬着牙坚持完成了当天的赛程,可作为教练,刘元元心里难免还是一“咯噔”。
“虽然我很担心,但孩子咬牙坚持下来了,同时这也是验证训练成果的最好契机。”刘元元回想着。
所有训练围绕实战,有意将学生引入真实比赛场景之中,是刘元元这些年总结出的“秘籍”:训练时,涂层的厚度存在毫厘之差,也会被她无情判定为瑕疵;材质的拼接过渡有一丝生硬,整体美感便荡然无存。她犹记张小飞初练刷涂时,手腕轻微抖动便会导致漆面出现难以修复的“橘皮”纹理。
好在后面的比赛过程再无意外,靠着日复一日紧贴实战的严苛与专注,以及千锤百炼出如臂使指的稳定手感,张小飞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坚韧地走到了最后。“这孩子已经练就了一颗‘大心脏’。”对此,刘元元内心很是骄傲。
3天的比赛结束后,张小飞的作品细节无可挑剔,堪称完美,获得现场专家组的一致称赞,以绝对优势拿下金牌,打破了国外选手在这个项目上多年的垄断地位。
随着比赛结束,刘元元紧绷的心弦也悄然松弛。她翻动着记录学生们从青涩到精湛的成长相册——那些由生涩到流畅的漆面、从粗糙到完美的肌理,也正是“工匠精神”最生动具象的表达。她也正是这般倾注心力,如同雕琢艺术品,将一个个初拿笔刷时不知所措的学生,锻造成省级技术能手甚至是如今的世赛精英。
载誉归来后,张小飞被引进到了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而刘元元则继续投入到下一届比赛的准备中——在黄山学院实训楼深处,她依旧凝神屏息,目光如尺,紧盯着学生手中的笔刷,当均匀细腻的漆面准确覆盖在门框表面时,窗外,黄山层峦如黛,如同见证者,凝视着他们向世界巅峰冲刺的壮举。
“在世赛上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选手平时努力训练外,也得益于这些年省里和市里对职业技能竞赛的支持,比如帮助我们建设竞赛集训基地,组织举办交流赛,邀请专家指导等。这些因素在一起形成合力,才能让我们在毫厘之间定乾坤。”刘元元说。(李希蒙)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