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的生态环境非常好,我们趁着暑假的小尾巴,带孩子们来打卡,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8月28日,位于“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安吉,在刚刚投入使用的安吉“两山”未来科技城文化艺术中心项目,来自北京的陈女士,对“竹叶”造型建筑赞不绝口。
山水竹韵
筑就生态文明地标
安吉“两山”未来科技城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坐落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是浙江省“千项万亿”重大工程,由安吉智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开发。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8万平方米,其中综合大剧院、高端会议中心、文化馆等6个功能区错落布局,是集文化、艺术、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性地标。
项目由国际建筑大师马岩松领衔设计,以“竹叶茶田”为灵感源泉,力图重塑“听风竹林间,吻茶山水畔”的悠然意境。从高空俯视,巨型“竹叶”形态各异仿佛放置于茶田之间。这种奇特造型正是由中建二局安装公司打造的2.8万平方米的金属屋面勾勒而成,展现出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建筑美学。
项目内含1300座大剧院,以“国内一流、区域顶尖”为标准,采用BIM技术提前进行深化建模,让舞台机械、机电系统、建筑结构三者相辅相成。经典的“品”字型舞台布局构成空间磁场,舞台灯光与声学系统默契协作,兼顾先进性与通用性,可承载歌剧、话剧等多元艺术形式。剧院主舞台区域屋面钢桁架及舞台二次结构采用分级提升工法,共设置多个提升点,配合全自动液压系统,实现一次性整体提升。
精雕细琢
把控毫米安装精度
据中建二局安装公司金属屋面工程项目经理唐泽兵介绍,该项目屋面设计灵感来源于安吉竹文化,如此独特的造型由12片竹叶状的金属屋面组成。“竹叶”层叠错落,各方向坡度变化、扭转均不一致。其中,最长的一片叶片长达151米,最大悬挑距离为37米,最大跨度达34米,从叶尖到叶尾,单个叶片最大落差达24.5米。这种异形设计无疑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对金属屋面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项目金属屋面面积达4.3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标准足球场,屋面板、吊顶蜂窝板、檩条等构件近7万块。“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安装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有一个构件安装出了问题,竹叶屋面的整体美观性和防水性能就会受到影响。”
为了将构件精准安装,一比一还原设计理念,中建二局安装公司项目团队攻坚精益建造,通过“BIM+3D扫描”技术深化设计,并引入金属屋面智慧建造平台,利用曲面复原等技术,通过3万多个数据点实现构件毫米级定位,建立了仿真模型。此外,项目还全面深度应用参数化设计进行施工推演,解决结构计算、排水设计、板块找型优化等难题,将安装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推动金属屋面顺利完成施工。“相当于在电脑里对安装构件进行模拟施工,提前做个预判,这样在实际施工时,就可以规避构件碰撞错位等问题了。”唐泽兵介绍道。
创新驱动
抵抗12级以上台风
项目地处建筑群集环境,叶片屋面局部风压显著增大,最大风压达-4.12kpa,加上当地雨水较多,这意味着,屋面的抗风性能和防水性能需要达到极高标准。为兼顾卓越的抗风防水性能与极致的建筑美学表达,金属屋面施工采用柔性卷材式金属屋面系统,以铝蜂窝复合板为主材,材质轻盈却依然保持“竹”般韧性,并通过抗风揭性能检测认证,可以抵抗12级以上台风。
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了“双层柔性TPO防水卷材系统”,配合“无孔电磁感应焊接技术”,避免了传统施工方法对防水卷材造成穿孔破坏的同时,无缝粘合两层卷材,提高了防水层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如同为建筑穿上了滴水不漏、密不透风的“防水防风衣”,有效阻挡雨水的侵袭和强风的撕扯。今年7月,“范斯高”“竹节草”“罗莎”三个台风“轮番上阵”过后,项目金属屋面依然安然无恙。
在金属屋面的排水设计方面,项目同样独具匠心,采用了“堵”与“疏”相结合的策略:通过优化挡水墙、内部天沟等构造,有效阻隔雨水向室内渗透,消除漏水隐患,分流雨水至檐沟,汇聚到集水井,并结合屋面独特的大角度设计,充分利用重力作用引导雨水快速有序排出,提高排水效率,确保排水通畅无阻。叶片的无组织排水,也转变为了有韵律、有美感的有组织排水。
远远望去,金属屋面宛若片片竹叶错落有致、飘然灵动,竹叶状的纹路模拟真实叶脉,兼顾了美观与实用功能,极具视觉冲击力,彰显“竹叶”造型理念“一比一”完美还原。
如今,安吉“两山”未来科技城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已将现代科技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打造成了一座生态与文化交相辉映的“未来城”,将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安吉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袁乐晨)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