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以创新为笔 绘绿色蓝图 ——郭文倩与众森公司的建材革新之路

2025-09-09 09:40:57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秦晋责任编辑:xmt01

  在山东众森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一排排专利证书与奖杯无声诉说着一段关于坚持与突破的故事。而这段故事的书写者,正是公司掌舵人——郭文倩。从美术产品造型设计师到建材行业领军企业的管理者,从追求艺术之美到探索工业之精,她以跨界视角与创新精神,带领企业在中国建材工业的浪潮中踏浪前行,成为绿色低碳转型的实践者与推动者。
 

以创新为笔 绘绿色蓝图 ——郭文倩与众森公司的建材革新之路 本报记者 秦晋  通讯员 李瑞
 

  跨界转型:

  从艺术到工业的完美追求

  郭文倩的职业生涯始于艺术设计领域。大学时期主修美术产品造型设计的她,对“美”与“完美”有着近乎执著的追求。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与水泥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结缘。2004年,她毅然投身这一传统工业领域,并以艺术家的细腻与企业管理者的宏观视野,重新审视行业的可能性。

  “工业与艺术本质上是相通的,都需要极致的追求与创新的勇气。”郭文倩这样形容自己的跨界转型。她先后攻读海外工商管理硕士,将设计思维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以“完美主义”驱动技术突破与产品升级。

  创业之初,郭文倩便确立了“技术立企”的战略。她第一时间邀请中国建材研究总院的退休水泥专家担任技术顾问,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凭借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与对技术细节的严苛要求,众森的水泥助磨剂产品迅速打开市场,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行业的黑马。

  二十年间,伴随中国经济的腾飞与基建浪潮,众森逐步成长为产品涵盖水泥助磨剂、混凝土外加剂和高端建筑材料的科技集团。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山东省第一、全国前三。而郭文倩个人名下已拥有30余项专利,3项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科研攻坚:

  让产品成为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答卷

  作为中国水泥协会外加剂分会副会长、绿色助剂专家,郭文倩深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十三五”重点课题《大宗工业固废协同制备低成本胶凝材料及应用技术》的子课题。

  她主导研发的“多元固废辅助胶凝材料生产及在混凝土中大掺量应用关键技术”,成功将工业固废转化为高性能建筑材料,实现了固废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该技术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多项荣誉。此外,她发表《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增强剂的试验研究》等核心期刊论文,协助公司参编国家、行业、团体及企业标准10项以上,为行业规范化与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郭文倩带领众森实现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其技术成果推广后,为商混站创造近亿元经济效益,并建成多条固废胶凝材料生产线,推动固废资源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更重要的是,这一技术大幅减少了传统水泥生产中的碳排放,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通过“固废资源化—材料研发—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众森为建筑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行路径,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郭文倩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制造产品,更是构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责任与担当:

  心系行业,担当有为

  作为行业协会领导,她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与技术共享,促进行业协同发展。2025年,她荣获山东省建材工业协会评选的山东省建材行业先进工作者称号,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企业层面,延伸至行业乃至社会公共领域。

  郭文倩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从艺术到工业、从产品到标准的跨越。她以追求完美的初心、技术创新的决心和绿色发展的使命感,书写了中国建材工业的革新篇章。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企业家的奋斗史,更是一个时代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以科技为刃、以绿色为帆,在传统行业中开辟新路,在建材外加剂中挖掘价值。这份“绿色答卷”,正是郭文倩与众森公司献给这个时代最深刻的诚意之作。(本报记者 秦晋 通讯员 李瑞)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