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迈出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坚实步伐 ——记北京华禹润泽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志贺

2025-09-29 19:05:59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刘安然责任编辑:xmt01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化的今天,水利与市政工程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更承担着生态修复与民生改善的双重使命。北京作为超大城市,水环境治理关乎防洪调控、生态恢复与宜居环境的塑造。如何在工程质量与生态价值之间实现平衡,成为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北京华禹润泽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志贺,正是其中的积极探索者。

  自2021年12月起担任总经理以来,肖志贺始终将“质量为基、创新为要”作为工作准则。他认为,传统的监理模式已无法完全契合当下需求,唯有全过程、系统化的管理,才能让水利工程真正服务于民生与生态。他带领团队在多个重点工程中积累了成功经验,其中上庄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尤具代表性。

  该项目涵盖清淤疏浚、堤防加固和生态绿化等多重任务,全长十余公里的河段改造既是水利工程,也是生态工程。肖志贺在监理过程中建立了覆盖施工全周期的管理体系,从工艺流程、材料检测到安全措施、进度节点,均有专门监督。他注重将生态修复理念融入施工监管,确保每一环节既符合质量规范,也能服务于整体环境提升。项目完成后,水质显著改善,岸线景观恢复,为北京城区生态治理提供了样板。

  另一项重点实践是怀沙河综合治理工程。这一项目治理范围广、周期长,既要提升河道行洪能力,又要兼顾生态修复与水系连通。肖志贺提出了“风险预警—动态巡查—即时反馈”的闭环机制,确保潜在问题早期得到处理。他带领团队在施工工艺、材料选用与安全管理上严格把关,形成一套科学化、精细化的监理方案。项目建成后,不仅增强了区域水安全,也推动了生态修复的长效机制建立。

  这两项工程的成功实践,映射出国家“系统治理、综合施策”的战略落地。水利工程不再是单纯的“治水”,而是涵盖防灾减灾、水质改善和生态共建的综合治理。肖志贺在监理实践中,把“结果检验”转化为“过程优化”,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质量、安全与生态的统一。

  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工作回应了社会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期待。从上庄后河的“水清岸绿”到怀沙河的“生态修复”,居民切实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变化。这种从工程效益到民生福祉的转化,正是新时代水利工程的价值体现。

  可以说,肖志贺不仅以专业守护工程质量,更在理念上推动行业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方向迈进。随着更多流域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的展开,这些探索和经验将持续发挥价值,推动水利事业走向更高水平,也为构建宜居、韧性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刘安然)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