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对话北京立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焦泽通: 建筑为媒 用设计焕新城市

2025-10-14 09:08:03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王茜责任编辑:xmt01

  本报记者 王茜

  与焦泽通的对话,始于一杯茶的温度。

  “我们认识也有一年多了,今天才算真正坐下来聊聊我做的事情。”他一边娴熟地烫杯、洗茶,一边打趣道。这句开场白巧妙地将访谈的框架消解于无形,我们的对话,就此化作一场轻松的思想漫步。

  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中,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串起了他的心路历程,也描画了他的设计理念和远大愿景。茶香氤氲间,我清晰地感受到一种中国当代设计师的新气质。在他身上,登高望远的宏大格局与脚踩大地的细腻温度,如同他笔下建筑的光与影,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

  焦泽通让我看到,在他身上,真正的领导力与创造力并非锋芒毕露,而是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存在,如春雨润物,不声张,却能让理想在现实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对话北京立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焦泽通: 以建筑为媒 用设计焕新城市
 

  设计的远征:

  从好奇的灯火到生活的容器

  从踏入湖南大学校门,呼吸到第一口弥漫着书卷与自由探究气息的空气时,焦泽通便意识到,知识的真正疆域远不止于井然有序的课堂与划定范围的教材,那是一种更为辽阔、充满未知与创造性的风景。当大部分同学还沉浸在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换,努力适应新的学习节奏时,他已将目光投向了导师研究室里那些闪烁的灯光与深夜的讨论,那里正酝酿着学科最前沿的思想风暴。在他的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源于本能好奇与学术敬畏的强烈驱动力。

  在他看来,导师的课题设计并非一项被指派的任务,而是一个参与知识创造的宝贵入口。一个课题从无到有的构建过程,如同绘制一幅探险地图,其中充满了最具魅力的智力挑战。他渴望的,不仅仅是最终答案,更是理解提出一个“好问题”背后的逻辑与远见。

  得益于外向的性格和高效的组织能力,焦泽通成为系里多个项目的核心策划者。大学五年,他将课堂理论在多个院系项目的策划与组织中付诸实践,成功完成了从学习者到组织者的角色进化。

  凭借出色的学业成绩和优秀的组织管理经验,焦泽通虽获得了保研资格,但他对设计事业的追求远不止于此。为拓展国际视野,他选择暂别,远赴海外一流学府深造,立志将更前沿的设计理念与技能收入囊中。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的一年半时间,焦泽通表现得更加积极。他参与了多个城市及建筑设计领域的项目,他的毕业设计巴西世界杯圣保罗主场馆及其周边城市更新项目规划设计更是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在这个过程中,焦泽通获得的远不止是技能。他学会了像研究者一样思考如何从纷繁的现象中提炼出核心问题,如何构建一个既创新又可行的研究框架,如何预判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前布局。他的内心逐渐从一名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一名积极的探索者和协同创造者。

  怀揣着不变的探索热情与匠心,留美归国的焦泽通又开启了在哈工大求学的新航程,于建筑设计这片广阔的海洋中继续扬帆远航。在校园里,他依旧边学习边做项目,并专攻生态位视角下的大学校园适宜性设计研究。

  2006年至2014年,焦泽通历经八年深耕,完成了系统性的学业与研究。此后,他投身职场积累实践经验,并于2020年正式执掌北京立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

  在完成自身学业与研究的同时,焦泽通还于2019年受聘为湖南大学校外导师,指导了两名研究生完成学业。这不仅代表了母校对他专业素养的高度认可,更是他饮水思源、回馈母校的生动体现。

  建筑,究竟为何而建?穿梭于钢筋水泥的丛林,亲手触摸城市肌理的生长,焦泽通在无数个挑灯的深夜,反复叩问设计的本质。

  答案,渐渐在图纸与尘土的交织中清晰起来。他看到,许多空间壮丽却冰冷,完美却疏离。它们缺少的,正是那种能安放人情感、激发人交流、温暖人生活的“烟火气”。一个强烈的愿望在他心中成型——建筑,应是人与生活的容器。

  对于焦泽通而言,北京立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既是他事业的版图,也是他建筑理想的实践。他带领公司,将“焕新城市”的愿景付诸于每一个项目的设计与建造之中,其背后驱动的,正是他那份知行合一的热忱与理性。他相信,真正的建筑价值,在于以前瞻视野塑造独特体验,而他,正走在这条漫长的实践之路上。

  激活建筑经络:

  城市生态的“针灸式”复兴

  在建筑设计中,“灵感”是超越常规思维的元语言。它驱使设计师在满足功能需求之上,从自然与人文中汲取元素,将抽象的概念转译为独特的空间形态与布局。正是这种创造性的构思,为建筑注入了灵魂,使其从物理实体升华为情感与精神的载体。焦泽通的设计便是被赋予了这样的灵感。
 

对话北京立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焦泽通: 以建筑为媒 用设计焕新城市
 

  在北京城南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内,有一座高大的观景建筑燕景台,其设计灵感来源于“燕京”的古都文化和南苑历史上作为皇家苑囿“南囿秋风”的意境。燕景台是北京丰台区城市更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通过“城市更新+生态治理”模式提升区域功能。

  燕景台如一只敛翅栖于林海的巨燕,钢铁骨架勾勒出风的形状,螺旋步道引领目光投向云端。立于台上,仿佛站在天与地的交界处。脚下是万木葱茏的碧浪翻涌,远方是城市轮廓在流光中浮沉。这一刻,整座北京城的古今气象都化作掌心一缕穿堂而过的清风。

  作为燕景台的设计方,焦泽通带领他的团队,将文化意象与现代建筑语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他看来,观景台既可以作为观景休憩场所,也可作为展示空间丰富建筑的使用方式,实现更多样的公共性。

  在焦泽通的研究领域里,怎样结合原有建筑,用城市更新的手段激活建筑经络是他重点关注的方向。相较于传统大拆大建式的“外科手术式”开发,焦泽通所倡导的激活建筑经络理念,更近乎于一场“中医式调理”。它不强硬地推翻重来,而是着眼于城市机体的整体健康,通过系统性、微创式的介入,唤醒其内在生命力,从而实现有机更新,避免社会关系与城市记忆的断裂。

  这种针灸式、观景式的点式改造,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充满人文关怀的再生策略。它不强加一个全新的外表,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微创手术”,唤醒建筑沉睡的潜能。它最终实现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升级,更是一种生命状态的复苏——让旧的肌体里,流淌出新的、充满活力的血液。

  城市生态修复与观景台的结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共生关系。生态修复为观景台提供了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画卷——不再是静止的山水,而是正在呼吸、演替、自我愈合的生态系统。而观景台则以其独特的空间视角,将这种修复过程转化为可读的生态叙事,引导人们从单纯的“观景”升华为深度的“见境”,见证环境的蜕变、理解生态的智慧、建立情感的联结。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将技术性的生态工程,升华为一个可感知、可参与、能教育的生命共同体,成为城市中展示人与自然和解的鲜活地标。

  在焦泽通看来,城市生态修复,修复的不仅是这片土地,它修复的是被割裂的人与自然的情感,是城市居民心中那片久违的宁静与野趣。它无声地宣告:城市不应是自然的对立面,而可以是一片能让生命自由呼吸、让人心得以栖息的、温暖的生态绿洲。

  诚然,身为设计师,焦泽通也积极参与其他类型的项目设计。作为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的关键推手与操盘手,他引领该产业园从蓝图走向现实。他不仅是将首钢园工业遗存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科幻产业高地的总工程师,更全面主导着园区的战略规划与日常运营。

  从理论到实践:

  海归学子的使命与贡献

  作为海外归国学子,焦泽通一直致力于把自己所学奉献给祖国。他的故事,是当代中国无数留学人员“回国潮”的一个缩影。他们带着知识、技术和国际视野归来,正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哈工大读博期间,焦泽通研究的方向是“校园生态位”。他提出的“校园生态位”概念,为理解校园生态系统提供了全新的理论透镜。相较于一个简单的比喻,这一概念将其系统性地定义为学生在其校园社会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与功能角色,是个人所拥有的学业、社交及文化资源的总和。

  在焦泽通的结论里,“校园生态位”这一概念的社会意义远超教育范畴,它为人们理解现代社会运行提供了重要镜鉴。这一概念揭示的不仅是学生在校园中的定位分化,更预示了未来社会的多元人才结构——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生态位”,而非单一的成败标准。

  在他看来,“校园生态位”概念的提出,有助于研究大学校园在其所处环境下的作用及地位,充分认识到大学校园生态位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以及现实意义,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建立大学校园与城市及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适应关系,以求系统动态平衡。

  其实,早在2012—2014年,焦泽通在纽约SD设计集团中国办公室担任设计合伙人期间,就领导公司在智能建筑设计和智慧城市运营领域,将大多数产业化项目变为实践,为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应用于中国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7月,焦泽通入职南京天溯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以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的身份,开始做海外人才高端课题。

  在课题研究期间,他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项目总体技术路线、BIM运维管控平台架构及应用层总体需求架构、BIM数据交换标准和轻量化等技术研究,以及项目工程管理模式研究和产业化推广。

  作为公司专务副总裁,焦泽通带领团队通过可视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建立起一站式智慧医院运维中心,实现医院以安全、高效、节约为目标的现代智慧医院管理体系,为医院带来管理理念的升级和综合收益的提升。

  在他的战略引领下,如今的南京天溯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国内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领域,尤其在楼宇自控和能源管理方面颇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通过自动化控制、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各类建筑与园区提供高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和能源管理平台,致力于推动建筑的节能、低碳与智能化运营,并参与了众多大型标杆项目的建设。

  如果说留学是看见世界,那么归国就是认清使命。这条路上,海外归国学子带走的从来不是光环,而是责任;追求的从来不是优越,而是贡献。当个人所学与国家所需同频共振,那是最踏实的成就感。这何尝不是为一代留学归国人员的理想与追求,写下的一份精彩的集体注脚。

  如今,执掌北京立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的焦泽通,正全力推进全球化战略。公司以新疆为桥头堡,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一家咨询机构。这步棋既实现了海外市场的迅速落子,更展现了他开拓国际版图的雄心与速度。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