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以技术创新引领高性能木材新时代 ——专访无锡市新东湖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小娟

2025-10-28 09:06:31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周文军责任编辑:xmt01

  在“双碳”战略和绿色建筑政策的推动下,木材正从传统材料转变为面向未来的高性能材料。相比高能耗、高排放的钢材,木材不仅具备可再生、低碳、轻质的天然优势,还能在先进改性与智能制造技术的赋能下,实现“钢的强度、木的温度”。

  无锡市新东湖木业有限公司(下称“新东湖木业”)总经理姚小娟正是这一变革的推动者,她通过高性能木材加工技术,让木材在保持自然之美的同时,拥有了承载现代建筑结构的坚实力量。

  以技术创新重塑木材的可能性

  尽管木材因其自然纹理与温润质感而深受行业青睐,但其易变形、耐磨性差、受潮发霉、环保性能不足等痛点长期困扰着行业的发展。“如果能让木材像钢一样坚韧、像石一样稳定,又保持自然的温度与纹理,那将改变整个家具制造,乃至整个木材加工行业。”

  带着这个想法,她在新东湖木业组建起一支顶尖的研发团队,从最基础的材料配比实验开始。那几年,试验室里堆满了失败的样品——有的木板在固化阶段开裂,有的涂层在耐磨测试中脱落。为了找到既能防潮又环保的复合配方,她曾连续三个月几乎每天待在实验室,调过上百组材料比例。终于,在不断的试验和改进中,她和团队研发出了超高强度耐磨表面材料配比系统、生态板材涂装自动化控制系统、高精度数码木纹仿真直印控制软件等核心技术。

  以超高强度耐磨表面材料配比系统为例,系统通过材料配比、加工控制与涂装固化的全流程优化,使木材抗弯强度大幅提升,能在极端温差环境下保持结构稳定,同时实现零甲醛添加、VOCs排放量极低的绿色制造标准。让木材从传统意义上的“易耗品”变成了具有工业级性能的高端材料,也让家具制造真正进入“高性能、低排放”的新阶段。

  科研成果驱动行业迈向国际领先

  凭借卓越的技术成果,姚小娟的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屡获殊荣,先后荣获2022年度木材加工领域未来开拓奖、2024年度先进成果奖以及2025法国设计奖等国内外权威奖项。不仅如此,她主导的多项核心技术已成功授权并应用于欧派家居、福人森工、神州北极木业、福庆木业等国内知名企业,成为推进行业整体进步的重要力量。

  以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为例,该项目是四川省“十四五”会展经济发展的核心工程,设计之初最大的亮点便是长达430米、跨度16米的“天府之檐”。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构想,神州北极木业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了姚小娟研发的超高强度耐磨表面材料配比系统,使木材抗弯承载力从12kN·m提升至17.5kN·m,成功打造出亚洲最大的单体木结构建筑。凭借这一创新成果,项目最终荣获2022—202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成为绿色建筑与木结构技术创新融合的典范。

  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姚小娟技术在复杂结构环境中的可靠性与前瞻性,也标志着她在高性能木材应用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她用科研创新证明,木材不止是装饰材料,更能成为承载现代建筑梦想的核心力量。

  智能与绿色的木材加工时代

  作为行业专家,姚小娟认为,未来高性能木材加工的发展方向,将集中在智能化生产、低碳材料两大方向。

  首先是智能制造。随着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木材加工不再仅依赖人工经验与固定参数,而是通过AI算法、智能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全过程的精细化控制。从涂装厚度、固化温度到湿度调节,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实时监测、自动调整,大幅提升生产精度与良品率。未来的木材加工线,将成为一个自学习、自优化的智能系统,使木制品在性能一致性与工艺稳定性上达到新的高度。

  其次是绿色化升级。姚小娟指出,低碳与环保将成为衡量木材加工水平的重要标志。研发基于植物基胶黏剂和水性涂层的新型材料体系,是摆脱传统甲醛类胶黏剂污染的根本途径。通过“零甲醛添加”和“低VOC排放”的全流程工艺创新,可以从源头上实现无毒化生产,推动行业从“绿色制造”迈向“生态制造”。

  “我们正在让木材回归自然本质,却又超越自然局限。”姚小娟坚定地说,“木材的未来,不仅是一种建筑材料,更是一种低碳、智慧、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象征。” (周文军)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