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一场以大型体育场馆钢结构设计与智能建造融合创新为主题的交流观摩会,在中建三局三公司浙江余杭国际体育中心项目举行。三维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系列智能设备组团亮相,他们正被应用在钢结构施工上,为项目质效双升提供可靠保障。

据悉,本次交流观摩会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主办,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中建三局一公司、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承办,有来自钢结构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代表等近200人参与。
七项智能科技落地
攻克毫米级精度难题
据悉,余杭国际体育中心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总建筑面积约52.4万平方米,是浙江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规划建设“一场两馆”,包含世界跨度最大的轮辐式双层索膜结构专用足球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全地下室体育场馆建筑群,是浙江省首个超6万座的专业足球场。
观摩会现场,项目经理郭一鹏介绍,这座足球场的钢结构设计总重量达42,000吨,其中屋盖钢结构占18,000吨,最大单榀桁架跨度约62.4米,重量达122吨。面临着体量巨大、空间跨度长、毫米级精度要求等多重挑战。
为攻克技术难题,项目团队将钢结构建设与智能建造相融合。在数字化建造方面,项目团队利用BIM和Tekla等三维建模软件,对钢桁架等关键构件的位置和拼装流程进行精密模拟与优化。在智能建造方面,先后应用BIM技术、三维机器人扫描与放样技术、3D打印、智能堆场、激光除锈、智能焊机、智能喷涂等七项建筑科技,确保工程建设效率更高、品质更优。
此外,为时刻掌握这座巨大建筑的“健康状况”,团队在钢结构内外安装了大量高精度无线传感器。这些设备组成了一个智能监测网络,能够7天24小时不间断地感知结构的实时状态,对任何微小的位移和受力变化进行即时反馈,为这座庞大建筑的长期安全与稳定提供了可靠保障。
探索融合发展
为行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余杭国际体育中心足球场的建设,正是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探索钢结构与智能建造相融合的一个缩影。
公司执行总经理白宝军介绍,该公司深耕钢结构专业领域,参建了中国民航史上规模最大改扩建工程广州白云机场,海南省在建第一高楼海南中心,新建沪渝蓉高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最大铁路站房等一大批代表性钢结构工程,掌握了超高层、空港站房、大跨度场馆、桥梁、新能源、洁净厂房、物流仓储等建筑领域核心技术。
在武汉建有行业首家PS全数据驱动“灯塔工厂”,研发一模到底制造、空地一体物流、智能中枢决策等先进技术,拥有全过程智能管控能力。该公司还入选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单位、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双百”企业(百万吨产量、百亿产值),综合实力稳居行业前三。
白宝军表示,智能建造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需要全行业协同推进的生态工程。“公司将持续深耕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与项目实践,以科技赋能建筑,以品质引领行业,为建筑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他说。(李晓琴 陈曼丽)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