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臻至木业有限公司的原料仓库前,总经理赵文新拾起一小撮木材加工留下的碎屑,对记者说:“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是废料;但在我们的系统里,这是宝贵的资源。”他身后,正是基于《建筑木材加工废弃物再生利用系统》构建的循环利用生产线。这一幕,生动诠释了他投身行业十三年来所秉持的理念——让每一份木材资源都“物尽其用,回归自然”。正是这种对技术细节的执着,让他在建筑木材领域深耕多年,带领臻至木业逐步成长为行业中以技术创新见长的标杆企业。
自2013年7月执掌上海臻至木业以来,赵文新便为这家传统木材企业锚定了全新的航向:从“加工者”转变为“绿色价值创造者”。面对记者关于行业痛点的提问,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建筑木材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跨越两道关键门槛:一是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二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管理。”带着这一洞察,他带领团队开启了一场数年的“绿色技术攻关”。
在车间里,他向记者演示了《建筑木材生产粉尘浓度超标预警系统》的实时报警功能。“这套2015年上线的系统,是我们环保攻坚的起点。它确保了生产环境从‘灰头土脸’到‘一尘不染’的转变,守护了员工健康,也实现了清洁生产。”
而真正将臻至木业推向行业前沿的,是其在“隐含碳”管理上的超前布局。赵文新点开《建筑木材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系统》的界面,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即将出厂木构件的“碳足迹身份证”。“从原材料获取、运输到加工、废弃,每一个环节的碳排放都被精准量化。这是我们响应‘双碳’目标最硬核的答卷。”他介绍道,这套系统已帮助多家下游地产商完成了绿色建筑认证。
值得一提的是,赵文新研发的这套前沿技术矩阵,早已超越了企业自身的边界,赋能了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目前,臻至木业已与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索菲亚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助力合作企业突破了大型木结构项目的质量稳定性瓶颈,解决了传统生产模式下原材料利用率低的行业痛点,提供了完整的低隐含碳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赢得市场广泛认可。
对此,赵文新表示:“技术只有被广泛应用,才能创造最大价值。”在他看来,臻至木业的角色早已不只是一家材料供应商,更是与行业伙伴并肩前行的“赋能者”与“同行者”。
正是这份超越企业个体发展的格局,使得他所研发的系统不仅赋能了众多同行,也反过来锤炼了臻至木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其后营业额的增长与一系列行业荣誉的获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赵文新的技术战略推动下,臻至木业实现了自身营业额的跨越式增长。近三年,在建筑木材行业整体增速不足15%的背景下,公司营业额以年均30%的速度持续增长,不仅巩固了区域市场领先地位,更助力公司跻身全国建筑木材行业第一梯队。凭借卓越表现,公司相继将“中国木业百强企业”“绿色建材产品”及“中国木材供应链优质服务商”等重要荣誉收入囊中。这一系列里程碑,标记着臻至木业已从一家区域性木材加工企业,跃升为全国建筑木材行业的领头羊。
谈及未来,赵文新的视野更为开阔。他敏锐地指出,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建筑木材行业正迎来以绿色化、智能化、全球化为核心的“新三化”转型。他表示:“‘十五五’将是行业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效益的关键五年。我们不能只做材料的搬运工,而要成为绿色建筑的解决方案提供者。”据他透露,臻至木业已启动两项前沿计划:一是与广西等林业资源富集区合作,构建“林木碳足迹—低隐含碳产品—碳汇开发”的全链条碳管理体系,积极响应国家储备林工程与碳汇交易政策;二是投入研发“木质材料+AIoT”智能监测系统,使木材在建筑中能实时反馈结构健康与室内环境数据,从“静态材料”升级为“会呼吸的生命体”。
多年深耕,赵文新以一系列软著技术为砖石,砌起了一道绿色的技术壁垒。他不仅重新定义了建筑木材的环保标准,更印证了其常对团队所言的那句话:“最好的技术,是让企业发展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技术。” (李佳薇)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