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以数智化技术重构建筑工程财务管理 引领行业高效转型新范式 ——深度对话工程财务管理行业翘楚刘逸初

2025-11-18 11:14:28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杜 欣责任编辑:xmt01

  在建筑行业向数字化、绿色化、精细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有一位深耕建筑工程财务管理领域多年的技术领航者,凭借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研发出多项软著技术,为众多重大工程项目破解了招标与报价环节难题,推动行业从“粗放管控”向“精准高效”跨越。她就是江苏成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刘逸初。近日,记者走进江苏成建,与刘逸初展开深度对话,探寻她如何以技术为笔,在建筑工程财务管理领域书写创新篇章。

  技术赋能:

  动态计价快提效源头规避高风险

  “技术研发的价值,不在于‘炫技’,而在于能否真正解决项目实际问题。” 这是刘逸初在研发过程中始终坚守的原则。在她看来,建筑工程财务管理中,“招标不精准、报价不实时”是影响项目成本与招标难题的两大核心症结,而她的技术创新,正是围绕这两大痛点构建全流程解决方案。

  在项目成本管控方面,刘逸初“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清单智能报价及预决算软件”通过BIM模型自动提取每块建材参数,同时实时抓取市场价格数据,仅需2小时就能生成精准报价清单,误差率控制在11%以内。“多模态智能招标评标决策系统 ”则针对招标痛点,整合了全国10万+同类项目的历史数据,通过智能算法能自动识别报价异常值,从数据与算法层面重塑招标评标逻辑。

  “说到底,我们做的不是简单的工具优化,而是一次从‘经验驱动’到‘数据与算法驱动’的范式革新。”刘逸初总结道,“当别人还在为数据不准、信息滞后而头疼时,我们的系统已经能够实时感知市场脉搏,并借助BIM与历史大数据进行智能推演与风险预判。这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更为整个行业的精细化管理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我相信,这才是技术赋能产业,所能带来的最根本的变革。”

  案例落地:

  技术赋能重大项目铸就行业标杆

  凭借“BIM+造价+审计”三位一体技术路线,江苏成建持续与行业头部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先后获得兴泰建设2024最佳合作伙伴、天津建工2023—2024年度优秀合作伙伴等荣誉,在行业内的口碑也持续攀升,先后拿下2022年度优秀工程造价成果奖、江苏省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优秀创新型企业、2022—2023年度中国建设监理行业先进监理企业等行业内的大奖,不仅如此,刘逸初的技术已经以技术授权形式,被广泛应用在工程财务管理领域的国家级重点项目中。

  以中国五冶集团 “天府艺术公园·文博坊片区场馆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含芙蓉花形金属表皮屋面等特色构造,特殊材料多且钢材价格波动大,传统人工调整报价需3天,借助BIM模型计价功能,2小时内便完成报价调整,避免成本超支约800万元,为项目斩获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筑牢成本管控基础。

  展望未来:

  以数智化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

  谈及建筑工程财务管理行业的未来,刘逸初有着清晰的判断——随着智能建造的推进,财务管理不仅要精准控制成本,还要融入全生命周期思维。基于这一判断,刘逸初带领团队已启动新一轮技术研发,计划将BIM技术与绿色建筑数据深度结合,开发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系统。“未来的建筑工程财务管理,会从‘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从‘单一成本管控’转向‘多目标协同优化’,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前布局技术,为行业向绿色建造转型做好准备。”刘逸初说道。

  在刘逸初看来,中国建筑行业正从“建造大国”向“建造强国”迈进,工程财务管理的数智化转型是关键一环。作为本土企业,江苏成建将以技术为纽带,连接更多行业伙伴,共同构建“精准、高效、绿色”的财务管理新生态。(杜 欣)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