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电子报> 正文

智能“梁场大脑” 赋能高铁建造“智”变

2025-11-25 08:57:33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刘 栋责任编辑:xmt01

  本报讯 在中铁六局丰桥公司承建的国家重点铁路预制梁场内,一套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梁场信息化管理系统”正高效运行,将传统的制梁施工带入数字化、智能化的崭新时代,标志着我国高铁桥梁预制环节的智能化管控水平跃上新台阶。

  制梁是高铁建设的核心环节,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工程全局。面对梁场高标准、高强度的建设要求,丰桥公司以创新为驱动力,以智慧为手段,全力打造了这座数字化的“预制梁工厂”。该系统以工序管理为核心,通过智能工装设备自动采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张拉压浆等关键工序的实时数据,实现了对“钢筋加工—预制生产—运输架设”全流程的动态无缝监管。

  科技创新是这套系统的最大特色。每个预制梁体都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通过将BIM模型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管理人员在指挥中心大屏上就能直观地追踪每一片梁的生产进度、材料配比、质量检验数据以及所在位置,实现了从“人管”到“智管”的跨越。

  同时,系统集成了当前先进的智能张拉、智能养护等设备。在梁场内,预应力张拉过程由系统精确控制,应力与伸长量“双控”指标完全实现自动化采集与判断,杜绝了人为误差,确保了梁体承载力的绝对可靠。在蒸汽养护环节,传感器实时监测棚内温湿度,系统自动调节,为梁体创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有效保障了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据悉,该系统更是一个强大的“数据中枢”。它打破了以往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将进度跟踪、生产排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工料机管理等进行深度集成,统一于一个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基于大数据分析,科学地进行生产排程,精准预测材料需求,并对安全风险、质量隐患进行智能预警与溯源,实现了全环节的智能化管控和一体化协同作业。(刘 栋)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