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工程建设> 正文

匠心筑梦,饰界领航——记建筑装饰领域杰出专家高泽英

2025-09-29 11:08:55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张岳责任编辑:刘欣

  在建筑装饰工程领域,有一位将艺术灵感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的践行者,她以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对品质的坚守不渝,在一个个地标性项目中镌刻下专业印记。她,就是山东省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泽英——一位在建筑装饰领域深耕二十余载,用匠心与智慧诠释卓越的杰出专家。

  高泽英的专业之路始于对建筑美学的热爱。1999年,她从南京林业大学室内与家具设计专业毕业,而后踏上山东英才学院的讲台,成为室内设计系的一名教师。四年执教经历不仅夯实了她的专业理论基础,更让她有了培养行业人才的前瞻性思维。这段时光让高泽英深刻认识到:优秀的建筑装饰绝非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人文与功能的共生体。

  2003年,高泽英投身建筑装饰工程实践领域,加入山东省装饰集团有限公司。从讲台到工地,从图纸到实景,她始终秉持“让空间绽放生命力”的理念,将学术积淀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复杂的大型公建项目,还是精细化的医疗空间改造,她总能精准捕捉项目的核心需求,用系统化思维平衡艺术表达与工程落地。

图片28.png

  工作中的高泽英

  在二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高泽英主导的项目以“技术突破与行业引领”著称,多次斩获国家级奖项,成为行业典范。

  在济宁中德广场B座办公楼幕墙工程项目中,她凭借精湛工艺与创新技术应用,荣膺“2020年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获奖项目经理”。该奖项作为建筑装饰行业的最高荣誉,评选标准严苛,获奖项目在技术工艺、安全耐久性与美学呈现上均需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该项目中,高泽英全程主导方案优化与施工管理,在构件式幕墙安装精度控制、点支式玻璃幕墙承重结构优化等核心难题实现技术突破。该工程不仅成为当地地标,更被行业视为“技术与美学融合”的典范。

  在2024年首届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大赛中,高泽英作为核心人员参与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本部新业务用房加固装修项目”荣获铜奖。面对“老建筑结构改造与现代金融空间需求”的双重挑战,她牵头构建“专业协同管控机制”与“分区流水作业模式”:团队前期联合银行、安防运维单位开展多轮图纸会审,确保安防点位、数据线路与装饰施工精准对接;创新的作业模式在保障结构安全与空间庄重感的同时,实现施工效率、质量与成本的三重优化。大赛评审组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赞扬,认为其在解决老建筑结构改造与现代金融空间需求矛盾的过程中,既坚守了技术创新的硬核实力,又兼顾了金融空间庄重感与人文温度的双重诉求,其创新的多专业协同模式,为行业探索“技术赋能人文空间营造”提供了新思路,具有极强的行业借鉴价值。

  高泽英的专业影响力不仅体现在项目成果中,更源于她对设计理论的突破性推动。她撰写的《浅谈室内装修设计的色彩和软装应用》一文,系统梳理了色彩与软装设计在室内装修中的核心价值与应用逻辑,填补了行业内“重风格、轻适配”的认知空白,推动了室内设计从“经验化搭配”向“科学化适配”的转型。

  在这篇论文中,她颠覆了传统设计中“色彩与软装仅为装饰补充”的认知。传统设计常忽视色彩对人心理感受的影响、软装与空间功能的适配性,导致设计效果与实际需求脱节。而她提出的色彩应用理念为行业提供了可落地的实践路径:在色彩应用上,文中强调需结合色彩物理作用(暖色调营造温馨感、冷色调保持冷静)、建筑朝向(朝南空间避亮色、朝北空间避暗色)、空间功能(住宅控纯度、商场重活力)进行科学搭配,同时规避高冲突色彩组合;在软装应用上,论文明确了家具、艺术品、灯饰、绿植等核心元素的选择标准。这一理论体系让业主、设计团队与施工方在前期即可对空间效果达成共识,避免了因设计不当导致的返工成本,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核心理论支撑。

  高泽英用二十余年的坚守诠释了“杰出”二字的真谛——它不仅是对每个项目的精益求精,更是对行业发展的责任担当。如今,她仍活跃在工程一线,以“让空间兼具功能之美与人文温度”为追求,续写建筑装饰领域的卓越篇章。

  正如她所言:“建筑装饰的魅力,在于将图纸上的想象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而我的使命,是让这份现实比想象更加动人。”这份对专业的赤诚,正是她成为行业标杆的最好注脚。(文/张岳)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