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工程建设> 正文

中交三航局参建的南充至成都高速改扩建工程成都方向主线通车

2025-10-13 17:47:08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徐良责任编辑:李维

  10月11日,由中交三航局参建的G42沪蓉高速南充至成都段改扩建工程成都方向主线正式通车,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为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工程起于南充市高坪区东观枢纽互通,终至成都市绕城高速螺蛳坝枢纽互通,全长215.7公里。三航局承建的LJ5标段全长37.3公里,施工内容涵盖桥涵、路基及路面等多个方面。

  该项目采以双侧加宽为主,局部新建复线,将原有双向4车道拓宽为8车道。如同在“车流不息”中进行的“外科手术”,施工难度与组织复杂性不言而喻。

  为确保施工与通行两不误,该项目于6月20日正式启动临时交通管制,进入半幅封闭施工阶段。面对“保畅通”与“保进度”的双重任务,该项目部联合高速交管部门,通过媒体广泛发布信息,并在现场设置高标准警示设施,有效引导车辆安全有序通行。

  施工期间,高温与雨季交替,给项目推进带来严峻考验。项目团队以“挂图作战”为指引,灵活应对天气变化,通过增派班组、实施“两班倒”、调整作业时间、发放防暑物资及搭设雨棚等举措,筑牢“后勤防线”。依托高效的协同机制,路基、路面及交安等分项工程稳步推进,实现了工序间的无缝衔接。

中交三航局参建的南充至成都高速改扩建工程成都方向主线通车

  据了解,该项目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之一是原桥顶升与加固。为实现对15座桥梁共79跨梁体的“毫米级”平稳顶升,项目团队引进国内先进的“PLC液压同步顶升系统”,通过中央控制器精准操控数百个液压千斤顶,并借助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梁体姿态与应力,确保了顶升过程的安全可控。

  此外,针对桥下作业空间受限的难题,团队创新采用超薄型千斤顶,优化垫块安装流程,缩短工序间隔。同时,自主研发“手摇绞盘+滑板+钢丝绳”组合的H型吊篮,打造高效“空中工作平台”,显著提升了梁底打磨、裂缝修复等作业效率,为按期通车争取了宝贵时间。

中交三航局参建的南充至成都高速改扩建工程成都方向主线通车

  此次成都方向主线的顺利通车,是该项目升级改造的重要节点。全线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区域路网通行能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交通动能。项目全线建成后,将成为四川省内最长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大幅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效率,快速连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徐良)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