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交三航局舟山南环快速路项目部,项目总工程师张兆民有一个受青年职工爱戴的称号——“金牌导师”。他始终坚守着“让一批人才成长起来,就是最有价值的工程”的信念,先后在各项目中承担带徒任务,共培养6名青年员工,转正考核获优秀评价5名。在南环快速路项目建设期间,他所指导的青年职工在年度考核中获评优秀。在他的带领下,南环快速路项目不仅工程进度稳步推进,更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学习氛围。

言传身教树榜样
张兆民尤其注重培养青年职工的系统思维和实战能力。在项目前期,他带领青年职工共同编制施工策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将编制过程转为生动实战教学,不厌其烦地耐心审核、同步讲解,内容小至标点符号、文本排版与表现形式,大至工艺适用性及总体方案思路,都逐一细致剖析。
在设计图纸审核中,他亲自示范,逐页解读图纸,梳理关键节点和控制要求,引导青年职工从技术、施工、安全多角度提出问题,经过集中研讨累计提出140多项图纸答疑问题并获得设计答复,极大减少了后续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他不仅提出目标,还亲自带领青年职工从施工中的实际难题出发,挖掘创新点,并耐心指导专利的构思与撰写。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提出了可申报专利近10项。
此外,张兆民格外重视青年职工的服务意识,让青年职工直接参与到与协作单位的对接中,主动了解协作单位的需求与难点,教他们如何有效沟通、换位思考,掌握资源统筹与矛盾化解的技巧,与协作单位和施工班组共同成长。
攻坚克难练精兵
在项目关键控制性节点——涉铁路段主体结构浇筑施工中,张兆民亲自指导青年技术人员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文件。
浇筑过程中,他将施工任务作为培养他们的试金石,鼓励青年技术人员在关键环节中摸爬滚打,让青年施工员负责关键岗位独立协调各方资源,全程监控混凝土状态与浇筑质量并及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但他始终坚守在现场,密切关注进展,确保结构首件浇筑的连续性和质量。浇筑成功后立即抓住教学时机,组织项目技术团队进行复盘总结,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深入剖析,鼓励青年职工提出改进建议。
他擅长引导职工开拓创新思维,针对临边防护传统方式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在集体讨论中他创新性提出在挡水墙预留承插孔,利用挡水墙作为临边护栏承插基础,既极大简化了安装流程、提高效率,显著减少了成品护栏的投入与损耗,实现了安全、成本、工效的多重优化。
工地课堂传真经
在日常带教中,张兆民始终将青年职工的安全教育置于首位。他与项目安全总监共同开展联合教学,在施工现场亲自示范安全操作规范与实地讲解施工技术要点,用现场讲解的方式让青年职工在直观感受中主动思考、积极实践,并反复强调每一位青年都必须扎实掌握安全业务知识,着力培养他们“懂技术、通安全”的复合能力。
为进一步系统化、常态化地促进青年成长,张兆民充分利用工余时间,打造了项目部内部学习平台——“环聚课堂”。他率先垂范,将自己在重大项目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系统梳理与提炼,转化为实用课程传授给青年职工。在“环聚课堂”的实施过程中,他特别注重激发青年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持续收集内部反馈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运用互动研讨、集中自学等多种形式,鼓励青年职工主动走上讲台,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工作经验、共解工作难题。如今,“环聚课堂”在南环快速路项目已成为职工交流互鉴、成长进步的重要平台。
师者如灯,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工地现场,张兆民的身影总是忙碌而坚定。他将自身深厚的工程经验、精湛的技术能力以及共产党员的担当精神深深烙印在项目部年轻建设者的成长轨迹中。这座灯塔,照亮的不仅是青春的理想,更是工程人迎难而上的使命传承。
通讯员:黄临川、王誉蓁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号
官方百家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