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综合> 正文

巴林右旗:文旅和鸣 释放发展新动能

2025-07-21 12:42:18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特日格乐责任编辑:xmt01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通盘谋划,精心设计,精准对接群众多元文化需求,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繁荣文旅市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个群众的心田,编织出一幅幅乐民惠民的生动画卷。

  坚持匠心 演绎文明传承

  “巴林右旗民俗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全年向社会免费开放,年均接待参观者2万人次。我们的宗旨是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这座文化殿堂,领略北疆文化的魅力。”馆长那顺孟和说。巴林右旗民俗博物馆馆藏的一件件民族服饰、饮食器具、蒙医药具、马具、宗教法器,既是承载厚重历史的文化遗存,也是滋养精神血脉的宝贵财富;举办的一场场非遗展览、文艺汇演、文化讲座、手工艺体验活动,让居民游客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切身体验中享受文化滋养。
 

巴林右旗:文旅和鸣 释放发展新动能
 

  在巴林右旗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格斯尔》传唱的慷慨激昂,耿淑妃、固伦淑慧公主的历史荣光,《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五色铜簪花烟斗制作技艺》的传承弘扬,无不展现其文化的根和魂。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赛罕汗乌拉敖包文化活动作为巴林右旗一项传统文化盛事,吸引数万群众参与,通过诵经祈福、赛马射箭等传统仪式,让游客们沉浸式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传承是巴林右旗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效切入点,也是服务广大群众、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的现实需要。从充分挖掘具有地区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古建筑、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到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林右旗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着力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让有形的传统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传统文化传下去。

  丰富供给 激活发展动力

  魅力巴林,书香浓郁;文博场馆,人潮涌动;文艺演出,好戏连台;城市乡村,文化惠民……2025年元宵节当天,“艺韵北疆 幸福巴林”秧歌巡游及展演、“焰舞巴林右旗 元宵普天同庆”元宵节焰火晚会、“博物馆奇妙之夜喜乐元宵节”等精彩活动在巴林右旗如期开展,威风锣鼓、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猜灯谜、包汤圆等现代文艺与传统民俗节目轮番上演,现场人山人海,载歌载舞,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巴林右旗:文旅和鸣 释放发展新动能
 

  “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让大家闲暇时间有了去处,既有好看的,又有好玩的,还有好吃的,今年的活动格外精彩。”居民张女士在参加活动时分享。

  文化的和风细雨,已悄然融进人们的生活。或参与合唱,用歌声抒发对生活的热爱;或学习舞蹈,用舞姿展现时代的风采;或观看戏曲,在传统艺术的熏陶下陶冶情操。如今,巴林右旗从社区到乡村,从广场到舞台,一系列丰富多彩、贴近民生的文化活动遍地开花,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更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共处,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

  文旅融合 激发消费潜力茵茵绿草旁,悠游漫步,欣文化展览的创意;潺潺流水边,露营野餐,享受天然氧吧的惬意。在翁根毛都沙漠旅游区,一系列文旅活动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让游客尽享盛夏的“文化味儿”。
 

巴林右旗:文旅和鸣 释放发展新动能
 

  “来这白天参加文化活动,晚上观看篝火晚会,工作压力没有了,生活压力没有了,心情特别好。”游客罗女士说。

  一项项扎实的文化举措、一个个新鲜的旅游体验、一场场精彩的文艺盛宴,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生动和谐的文化画卷。近年来,巴林右旗顺应消费新趋势,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着力搭建艺术展演、民俗展示、文化交流平台,积极打造文化新业态、新场景,持续提升消费结构,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为游客提供可看、可玩、可吃、可赏的旅游新体验,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让山水人文从“可观”到“可游”、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景”,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2024年巴林右旗共接待游客112.8万人次,同比增长10%;游客总花费16.96亿元,同比增长4%。(通讯员:特日格乐)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