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综合> 正文

梁闻亮:牵头制定辽宁团标,破解步态面部融合应用难题

2025-10-10 10:34:02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蒋娟责任编辑:李维

  随着智能化技术在公共安全防范领域的持续深入应用,步态识别、面部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成为治安防控和重点区域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行业内长期存在技术参数不统一、数据格式不兼容、识别结果可靠性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跨系统协作效率,给公共安全防范工作带来潜在隐患。

  在此背景下,沈阳君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梁闻亮以主要编撰人身份,牵头制定辽宁省团体标准《步态和面部融合采集通用技术要求》(标准编号:T/LNPSA0003-2024),为破解行业痛点、推动公共安全领域规范化发展按下“加速键”。

  长期以来,公共安全防范领域的步态与面部融合采集技术应用面临多重困境。不同厂商的采集设备参数差异较大,部分设备步态特征提取精度不足,部分算法在复杂环境下适应性较差,导致同一区域内不同系统间数据难以互通。同时,由于数据格式缺乏统一标准,公安、交通、文旅等部门的安防系统难以实现数据共享,形成“信息孤岛”,极大降低了应急响应与协同防控效率。此外,部分产品识别可靠性较低,在光线变化、人员密集等复杂场景中易出现误报或漏报,给重点场所的安全管理带来挑战。

  为破解这些行业难题,辽宁省公共安全防范行业协会主动发起《步态和面部融合采集通用技术要求》的制定工作,旨在通过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沈阳君泰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在智能安防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特别是在文物保护与公共安全等应用场景中的丰富实践经验,成为标准制定的核心参与单位。作为公司技术领军人,梁闻亮深耕安防技术研发与项目落地十余年,主导完成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安防项目,对行业技术痛点具有深刻洞察。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工程经验,她被推选为标准主要编撰人,全面负责技术方案设计与内容起草。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梁闻亮始终坚持“实践导向、问题导向”的原则,带领团队将君泰科技的项目经验与技术成果深度融入标准体系。针对采集设备技术参数,她结合清永陵、关东厅博物馆旧址等重点项目的实践数据,提出“动态步态特征+静态面部特征”的双重校验机制,有效提升了识别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该标准的出台,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引,也让应用单位拥有统一的设备选型与验收依据。例如,公安部门在建设交通卡口等安防系统时,可直接依据标准选购设备、评估效果,避免因技术不统一造成的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从而显著提升公共安全防范工作的精准性和运行效率。

  梁闻亮主导制定的标准背后,是一支技术过硬的研发团队与企业强大的技术实力支撑。在她的带领下,君泰科技组建了一支集研发与项目实施于一体的高素质团队,成员涵盖计算机视觉、物联网、防雷工程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研发—落地—优化”的完整技术闭环。截至目前,团队已成功取得多项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成果,其中“安防监控数据同步传输查询软件”“一种抗干扰防雷设备”等技术,已在多个重点项目中落地应用,为标准中各项技术要求提供了充分的实践验证。

  与此同时,在梁闻亮的推动下,君泰科技先后荣获“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并成为“辽宁省消防协会理事单位”。这些资质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科研与创新实力,也进一步印证了《步态和面部融合采集通用技术要求》制定工作的权威性与科学性,为标准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破解行业技术乱象,到为公共安全防范领域树立“新标杆”,梁闻亮主导制定的《步态和面部融合采集通用技术要求》填补了辽宁省步态与面部融合采集技术标准的空白,也为全国公共安全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辽宁经验”。

  展望未来,随着该标准在交通枢纽、博物馆、医院等重点场所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公共安全防控的智能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更坚固的“防护网”。梁闻亮与君泰科技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唯有深耕技术研发、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才能在行业发展中抢占先机,并以技术标准为纽带,推动整个行业向高质量、规范化方向迈进,为公共安全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蒋娟)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