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网
首页>综合> 正文

新质生产力助力 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外檐顺利亮相

2025-10-22 13:27:43来源:中华建筑报网作者:朱少琪责任编辑:xmt01

  近日,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在北京建工六建集团项目团队的通力协作下,外檐建设的顺利完工。据了解,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作为北京西南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成后将承担中医药治疗、疑难重症、康复和治未病等医疗服务。北京建工六建集团项目团队全力以赴、争分夺秒,让这座“简练而不失典雅,大气中蕴含精微”的新院区,以焕然一新的面貌为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质生产力助力  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外檐顺利亮相
 

  精益求精,打造品质工程

  自项目正式开工以来,项目团队便以高效管理、科学安排为准则,对资源与劳动力进行统筹调配。凭借着严谨的规划与高效的执行,项目进展顺利,提前二十天完成正负零节点,提前二十五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如今,如期迎来新院区外檐的精彩亮相。

  新院区外檐设计独具匠心,采用了玻璃幕墙、铝板幕墙和陶土板幕墙等多种材质。如何将这些不同材质的幕墙精准安装到位,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的一大挑战。为攻克这一难题,项目团队积极作为,多次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并开展专题讨论会,集思广益,反复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在陶板幕墙的安装环节,为展现建筑的古朴韵味,团队尤为注重细节把控,与甲方经过多次精心挑选,最终选定灰色陶板。此类陶板表面有着独特的纹理,为保证安装后纹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施工人员在安装前会对每一块陶板进行细致筛选与编号,确保最终呈现的安装效果完全“严丝合缝”,美观大气。玻璃幕墙的安装同样容不得半点马虎,玻璃幕墙具有重量大且易碎的特性,施工人员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谨慎,使用专用的吸盘和吊装设备,将玻璃平稳缓慢地吊起,精准无误地放置在预定安装位置。安装完成后,再对玻璃进行严格的密封处理,切实保障其防水、防风性能,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稳扎稳打,确保施工进度

  在幕墙施工进程中,涉及到多工序交叉作业,如何安排好埋板焊接、龙骨焊接、岩棉安装、陶板安装和铝板安装的工序对施工进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项目团队统筹安排,紧密配合,构建了一套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每天组织各工种负责人召开碰头会,会上项目管理人员会依据整体施工计划,清晰明确地分配当天各工种的具体施工任务。在实际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协调指挥作用,时刻关注各工种的施工动态,及时调整施工顺序或施工方法。

  外幕墙动火作业与吊篮作业交叉重叠、工作量密集,每日电焊、切割日均高达20余处,针对该特点,项目团队成立了动火巡查应急小组,确保在动火期间监控巡查到位,保障施工安全。同时,吊篮作业作为超危大工程,团队重点监控吊篮安装拆卸、安全锁有效性、防倾覆装置、配重固定及限位器等关键环节,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科技助力,提升施工效率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项目部积极引入科技手段,为外檐施工提供有力支持。采用“一模到底”,通过BIM模型对幕墙安装进行碰撞检测和施工模拟,提前发现管线冲突、节点安装难题等6类问题,减少返工率30%以上。在医疗项目中,结合AR与MR技术实现三级工艺流程可视化优化,将管线综合误差控制在3mm以内,避免后期拆改造成的成本浪费。并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幕墙施工全过程进行毫米级精度检测,实现设计模型与实体的实时校准。通过该技术将拼装缝隙误差控制在±1.5毫米内。

  智能喷涂机器人搭载激光雷达导航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涂料自动配比和厚度控制,精准执行涂刮、打磨、涂料饰面工序,施工效率达人工的4倍,且墙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使用地面整平机器人采用北斗定位+液压闭环控制,平整度合格率提升至98%,较传统工艺减少30%人工投入。
 

新质生产力助力  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外檐顺利亮相
 

  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简洁大气的外观,不仅展现了现代建筑的美感,更融入了中医文化的元素。这座新院区的建成,将为房山区中医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接下来,项目团队将进一步推进机电安装、室内装饰装修及小市政等施工,全力以赴确保新院区如期投入使用。(朱少琪)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